Page 168 - 201812
P. 168

·2136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细化工   FINE CHEMIC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35 卷

                 可以看出,织物正面对水的接触角随着紫外光
            照射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。当光照 36 h 后,对水
            的接触角已降至 59.3°,转变为亲水性;当光照 72 h
            后,对水的接触角降至 0°,织物正面转变为超亲水
            性(图 5 曲线 c)。而织物反面对水的接触角几乎保
            持不变,光照 72 h 后,接触角为 157.4°,依旧为超
            疏水状态(图 5 曲线 a)。此外,仅浸涂疏水乳液棉
            织物对水的接触角并未发生显著变化(图 5 曲线 b)。
            这是因为织物正面的 α-Fe 2 O 3 作为 n 型半导体,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6   超疏水棉织物对油水混合物分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6    Oil-water mixture separation by superhydrophobic
            吸收能量大于带隙能的紫外光,将价带上的电子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tton fabric separation device of water-oil mixture
            发到导带上,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产生氧空位,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xecuted by superhydrophobic cotton fabric (a),
            表面吸收水分子,形成亲水微区,呈现出超亲水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il-water  mixtures before separation (b), oil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llected in cylinder (c) and water collected in
            态 [14-15] 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ylinder (d)

            2.6   棉织物的单向导湿性能
                 经紫外光照射的超疏水棉织物正面及反面的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结论
            湿量如表 3 所示。可以看出,棉织物的正反两面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采用含硅的疏水乳液和 α-Fe 2 O 3 分散液分别浸
            具有透湿性,且反面较高,说明制备的棉织物具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涂的方法,可使棉织物表面对水的接触角达到
            一定的单向导湿性能。棉织物反面导湿时,棉织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8.6°,获得超疏水性。织物表面形貌分析结果证
            面向水的一侧表面为超疏水性,难以被水润湿,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棉织物表面微米-纳米复合结构的形成。用紫外光
            分不易滞留;而面向空气一侧表面为超亲水性,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照射该超疏水棉织物表面,正面转变成超亲水性,
            水分子的牵引和吸收较强,可使水分迅速散发至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而反面仍为超疏水性,并且反面的透湿量大于正面,
            气中,这样产生差动毛细效应              [16] ,因而棉织物具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光照后棉织物具有单向导湿性能。同时,超疏
            较高的透湿量       [17] 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棉织物具有良好的油水分离特性,对油水混合物

                   表 3   超疏水棉织物的正面及反面透湿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油和水的分离效率分别是 96.1%和 99.0%。
            Table 3    Moisture permeability of the front and reverse   用疏水乳液和 α-Fe 2 O 3 分别浸涂制备超疏水棉
                    side of the super hydrophobic cotton fabric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织物是一种有效、不使用含氟化学品、对环境友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正面         反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且简便易行的方法。该超疏水棉织物在油水分离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透湿量/〔g/(m ·d)〕        854.34     1035.3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清洁和单向导湿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。

            2.7    超疏水棉织物的油水分离性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:
                 为考察超疏水棉织物的油水分离特性,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]   Qin Zhenjun (秦贞俊). Frontier technology of world cotton textile
            5.0 mL 四氯化碳模拟油与 5.0 mL 去离子水(用亚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世界棉纺织前沿技术)[M]. Beijing: China Textile Press (中国纺织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出版社), 2010: 1-2.
            基蓝染色,被染色的水中亚甲基蓝质量浓度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2]   Qin Yimin (秦益民), Mo Lan (莫岚), Zhu Changjun (朱长俊), et al.
            1 g/L)混合,图 6a 为油水分离装置示意图;图 6b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ogress in technologies for functional modifications of cotton fibers
            为分离前的油水混合物;图 6c、d 分别为分离后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J].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(纺织学报), 2015, 36(5): 153-157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3]   Liu H,  Gao S, Cai J,  et al. Recent  progress in fabrication and
            得的四氯化碳和水。将棉织物放在烧杯上(见图 6a)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pplications  of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 on cellulose-based
            然后将油水混合物缓慢倒在棉织物上,油滴会迅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ubstrates[J]. Materials, 2016, 9(3): 124-161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4]  Shangguan Wenchao (上官文超), An Qiufeng (安秋凤), Lv Zhujun
            透过超疏水的棉织物,收集在烧杯中,水则由于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吕竹筠).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 of transparent water-repellent
            织物的超疏水性难以透过,在上方被收集,如图 6c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nd wear resistant coating[J]. Fine Chemicals (精细化工), 2018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5(3): 377-382.
            d 所示。可见,利用棉织物表面的超疏水特性,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5]   Lin J, Zheng C, Ye W, et al. A facile dip-coating approach to prepare
            在 20 s 内对油水混合物快速分离,其对油水混合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iO 2/fluoropolymer  coating  for  superhydrophobic  and
            中油、水的分离效率分别为 96.1%  和 99.0%。此外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uperoleophobic fabrics with self-cleaning property[J]. Journal of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pplied Polymer Science, 2015, 132(1): 912-918.
            在连续循环 5 次后,其还可在 20 s 内对油水混合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[6]   Li Hao (李浩), Su Xunjia (苏勋家), Hou Genliang (侯根良), et al.
            实现快速分离,对油、水的分离效率分别为 94.2%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nstruc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with nano-silica based o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ayer-by-layer assembly[J].  New Chemical Materials (化工新型材
            和 98.5%,证明制备的超疏水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循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料), 2014, 42(10): 102-104.
            环使用性能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下转第 2154 页)
   163   164   165   166   167   168   169   170   171   172   1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