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8 - 精细化工2019年第10期
P. 38
·2004·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6 卷
TiC 更适合润湿金刚石/铜的界面。此外,如表 3 所 较高,并且 W 不溶于 Cu,所以,镀 W 对复合材料
示,Cr 在 Cu 中的溶解度较低,即镀 Cr 对铜基体热 导热性能往往有较好提升。根据已有的文献报道,
导率的降低作用较小,这也说明了 Cr 作为活性元素 在不同制备工艺下,金刚石表面预镀碳化物形成元
更为适合。实际上,由表 1~3 可知,铜与 WC 的润 素 W、Cr、B、Mo 制备的金刚石/铜复合材料具有
湿角最小,W 和 WC 的热导率相对其他界面成分也 取得较高热导率的潜质。
表 2 各种界面成分的热导率 [58]
Table 2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various interface components [58]
Material Diamond Cu Cr Ti W Mo B WC Cr 3C 2 T i C B 4C Mo 2C
λ/〔W/(m·K)〕 1800 398 90 22 178 138 27 120 19 17 67 21
表 3 不同碳化物形成元素与铜的溶解度 [44]
Table3 The solubility of different carbide-forming elements with Cu [44]
Element Al Ti Si Fe Hf Cr Zr Nb V B W
Solubility in Cu/g 9.400 6.000 5.400 4.100 1.100 0.730 0.172 0.150 0.100 0.050 Insoluble
3.2 铜基体合金化 中,制成铜合金基体,在高温高压下烧结制备金刚石/
除金刚石表面金属化外,解决金刚石/铜复合材料 铜复合材料。反应中生成了大量存在于金刚石面上的
界面问题的第二种有效途径是先对铜基体预合金化。 无定形碳,这些无定形碳大大增强了金刚石与铜的界
铜基体预先合金化后,复合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为熔 面润湿性,导致复合材料热导率上升。未添加碳化物
渗法。基体合金化制得的复合材料热导率普遍较高, 形成元素制备的金刚石/铜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 325
最高可达 930 W/(m·K) [61] 。研究人员在铜基体中掺杂 W/(m·K),添加 Co、B 制备的金刚石/铜(Co)、金刚石
各种活性元素,一方面可以降低金刚石与铜的润湿角, /铜(B)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分别为 619、688 W/(m·K);
另一方面在反应后,金刚石/铜界面之间也生成了碳化 而添加 Cr、Ti 制备的金刚石/铜(Cr)、金刚石/铜(Ti)复
物层,修饰填充了界面间存在的一些缝隙,制得的金 合材料的热导率都高达 683 W/(m·K)。
刚石/铜复合材料的界面被提升,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导 Mańkowski 等 [65] 使用 Cr 体积分数为 0.8%的铜铬
热性能。目前铜合金化使用的活性元素主要有 Ti、Cr、 合金粉末进行脉冲等离子烧结制备金刚石/铜复合材
B、Zr 等元素。 料,当金刚石体积分数为 50%时,复合材料的热导率
Weber 等 [62] 首先采用合金熔炼法制备了 Cr-Cu 以 高达 658 W/(m·K)。2015 年,Li 等 [61] 在前人研究的基
及 B-Cu 合金,再利用气体压力熔渗法制得金刚石体 础上减小了 Zr 的添加量范围,采用合金熔炼法,制得
积分数为 60%的复合材料,重点研究了添加活性元素 Zr 质量分数为 0~1.0%的 Cu-Zr 合金,然后使用液态压
的摩尔分数对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 力浸渗制得复合材料,当 Zr 质量分数为 0.5%时,金
当 Cr 在合金中的摩尔分数超过 0.05%后,复合材料热 刚石体积分数为 61%的复合材料达到最大热导率 930
导率与 Cr 摩尔分数成正比,热膨胀系数与 Cr 摩尔分 W/(m·K)。Li 等人认为,该研究所制得的材料之所以
数成反比,当 Cr 摩尔分数达到临界值 1%时,热导率 能够有如此高的热导率关键在于 Cu 与金刚石之间形
反而有轻微下降。该研究所制得的复合材料热导率最 成的 ZrC 层完整、均匀,达到了约为 400 nm 的最佳
高为 600 W/(m·K)。 厚度。
[1]
Chu 等 [63] 采用气体雾化法制备 Cu/Zr 合金粉末, 张晓宇等 认为,表面金属化预处理后的金刚石
然后经热压烧结制备复合材料,重点研究 Zr 在合金中 表面均会镀有一层碳化物,尽管改善了界面润湿性,
的质量分数对 Cu(Zr)/金刚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 但是碳化物的热导率远低于金刚石和铜的热导率,不
热导率的影响。当 Zr 质量分数为 0.8%、1.2%、2.4% 可避免影响了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;而经铜基体合金
时,碳化物层厚度分别为 270、320、480 nm,随着 化并用高温高压熔渗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就没有这样的
Zr 质量分数的增加,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效果更好;但 弊端,并且部分金刚石与金刚石直接接触,形成金刚
是 Zr 质量分数不宜过高,因为 Zr 的加入不可避免会 石-金刚石-铜骨架,导热效率得到大大提高。当然,
降低原本 Cu 的热导率,而且 ZrC 的力学性能较差, 基体合金化并不是毫无弊端,添加各种合金元素都不
ZrC 热导率也较低,含量过高会增大界面热阻。因此, 同程度地降低了铜的热导率,也会影响复合材料的导
当 Zr 的质量分数为 1.2%,金刚石体积分数为 55%时, 热性能。
复合材料热导率最大,为 615 W/(m·K)。 因此,在添加活性元素改善金刚石/铜复合材料界
Chen 等 [64] 将微量 Co、Cr、B、Ti 分别加入铜粉 面问题时,应当要注意以下几点:添加元素本身以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