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9 - 精细化工2019年第12期
P. 59

第 12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苏秀霞,等:  腐植酸/淀粉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工艺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2387·


            Tween-20 于烧杯中,加入 90 mL 液体石蜡搅拌混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确称取 0.5000 g HA 和 100 mL 的 Cr(Ⅵ)溶液
            作为油相备用。称取 1.5 g St 放入带有搅拌装置的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(pH=1,=10  mg/L)于 250  mL 锥形瓶中,25 ℃
            口瓶中,加入 15 mL 蒸馏水,于 50 ℃下搅拌溶解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恒温振荡 3  h 后抽滤,滤液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
            按 m(HA)∶m(St)=1.51∶1.00 称取 2.265  g  HA,在          度法测吸光度,利用标准曲线计算 Cr(Ⅵ)的残余浓
            10 mL NaOH 溶液〔w(NaOH)=20%〕中搅拌溶解,                   度,并根据式(1)和式(2)计算去除率和吸附量。
            调 pH 为 8 左右,将其加入到 St 溶液中,搅拌混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1.4    单因素探索实验
            成均相,再加入 0.6 g K 2 S 2 O 8 和 0.6 g MBAA 于 50 ℃          以 CSM 对 Cr(Ⅵ)的去除率和吸附量为考察指
            水浴交联反应 1 h。然后,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滴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标,分别考察以下 5 个因素对 CSM 吸附性能的影响
            到三口瓶中,乳化 30 min 使其形成油包水(W/O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以质量为 1.5  g 的 St 为基准):①m(HA)/m(St)分
            的乳液状态,之后降低搅速并加入 0.6 g NaHSO 3 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别为 0.6、0.8、1.0、1.2、1.4、1.6、1.8;②MBAA
            续反应 3 h,反应结束。将所得产物离心后倒去上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量分别为 6.7%、13.3%、20.0%、26.7%、33.3%、
            油相,下层沉淀依次用乙酸乙酯、无水乙醇、蒸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.0% 、 46.7% ;③ K 2 S 2 O 8 /NaHSO 3 用 量分别 为
            水洗涤,去除残留的油相以及未反应的腐植酸和淀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.3%/13.3%、20.0%/20.0%、26.7%/26.7%、33.3%/33.3%、
            粉,将洗涤纯化后的产物于 50 ℃真空干燥箱内干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0.0%/40.0%、46.7%/46.7%、53.3%/53.3%;④复合乳
            至恒重,研磨粉碎,所得的黑灰色粉末即为腐植酸/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化剂〔m(Span-80):  m(Tween-20)=3:1〕用量分别为
            可溶性淀粉复合微球(CSM)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.7%、53.3%、80.0%、106.7%、133.3%;⑤反应
                 对最佳工艺下所得 CSM 进行如下表征:FTIR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温度分别为 30、40、50、60、70 ℃。
            分析 CSM 的化学键及官能团(扫描范围 4000~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1
                   –1
            500  cm ,分辨率 4  cm );SEM 对 CSM 形貌进行                1.5    响应面优化实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单因素实验结果为基础,采用响应曲面法中
            观察;XRD 测试 CSM 晶体结构〔扫描角度 5°~80°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ox-Behnken Design  (BBD)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
            扫描速度 2(°)/min〕;TGA 测试 CSM 的热稳定性(高
            纯 N 2 ,压力 0.2  MPa,流量 30  mL/min,温度范围              优化实验    [20] ,选取 m(HA)∶m(St)(A)、K 2 S 2 O 8 /NaHSO 3
            5~600 ℃,升温速度 10 ℃/min);粒度分布测试 CSM                  用量(B)和 MBAA 用量(C)为自变量,以 CSM
            的平均粒径及分布情况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 Cr(Ⅵ)的去除率(E)为考察指标进行响应面实验。
            1.3    对 Cr(Ⅵ)的静态吸附实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变量与水平如表 1 所示。

                 Cr(Ⅵ)标准曲线的绘制: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1    自变量与水平
            光光度法     [19] ,以 Cr(Ⅵ)质量浓度对吸光度 A 进行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Table 1   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levels
            性回归处理 ,得到 Cr( Ⅵ ) 标准曲 线方程: A=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平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素           编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0.2258+0.0017,R =0.9997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1     0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CSM吸附性能测定:精确称取0.5 g CSM和100 mL                     m(HA)∶m(St)      A     1.2    1.4   1.6
            Cr(Ⅵ)溶液(=10  mg/L)于 250  mL 锥形瓶中,调                 K 2S 2O 8/NaHSO 3 用量/%  B   33.3   40.0   46.7
            节 pH=1(pH 低时,CSM 官能团发生质子化而带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BAA 用量/%         C    33.3   40.0   46.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−
            电荷,利于对带负电荷的 Cr 2 O 7 进行吸附),25 ℃
            恒温振荡 3  h 后抽滤,滤液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结果与讨论
            度法测吸光度,利用标准曲线计算 Cr(Ⅵ)的残余浓
            度,并根据式(1)和(2)计算去除率和吸附量: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1    单因素优化结果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/%= ( 0 – e )/ 0 ×100       (1)   2.1.1    m(HA)∶m(St)对 CSM 吸附性能的影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Q= ( 0  – e )V/m           (2)      St 是一种多糖,相对分子质量不确定;HA 是
            式中:E 为去除率,%;Q 为 CSM 对 Cr(Ⅵ)的吸附                     动植物残骸经分解转化形成的一种大分子有机物,仅
            量,mg/g; 0 为吸附前溶液中 Cr(Ⅵ)的质量浓度,                     有理论分子模型,相对分子质量也不确定。本文目
            mg/L;  e 为吸附后溶液中 Cr(Ⅵ)的质量浓度,mg/L;                 前还未找到一种能有效对 CSM 中 St、HA 的含量进
            V 为 Cr(Ⅵ)溶液的体积,L;m 为 CSM 的用量,g。                    行定量分析的方法,无法确定 CSM 中 St、HA 的具
                 对照实验:本文中选用的可溶性淀粉在 Cr(Ⅵ)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体百分比。因此,本文通过调整 m(HA)∶m(St)来间
            溶液中会发生溶解,在吸附完成后无法进行有效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接调控 CSM 中淀粉、HA 的百分比,以达到最佳的
            离,严重影响 Cr(Ⅵ)浓度的测定,因此,只选取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吸附效果。HA/St 质量比对 CSM 吸附性能的影响如
            植酸为对照对 Cr(Ⅵ)进行吸附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1 所示,实验方法同 1.2 和 1.3 节。
   54   55   56   57   58   59   60   61   62   63   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