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9 - 精细化工2019年第8期
P. 39
第 8 期 王 芳,等: 氧化石墨烯/丙酸氯倍他索分子捕获器的制备及性能 ·1527·
光放置,进行预聚合反应 8 h。再加入 10 mL TEOS、 所得产物进行索氏提取,除去模板分子丙酸氯倍他
2 mL 冰醋酸以及 20 mL 无水乙醇搅拌均匀 [13] ,转移 索,再用甲醇反复清洗,自然风干,即得分子捕获器。
至三颈烧瓶中,搅拌并通氮气除氧,30 ℃下恒温反 不加模板,在支撑体表面同时合成非印迹聚合
应 15 h,在支撑体表面生成含丙酸氯倍他索的分子 物( non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, NIPs )
印迹膜(plate@GO@SiO 2 @MIPs)。以甲醇-冰醋酸 (plate@GO@SiO 2 @NIPs)。
(体积比分别为 8∶2 和 9∶1)为梯度洗脱剂,对 MC 合成及应用示意图如下所示:
1.3 分子捕获器的表征 的吸附量,mg/g;∆Q 为 MIPs 与 NIPs 吸附量差值,
对 plate 、 plate@GO 、 plate@GO@SiO 2 、 mg/g。
plate@GO@SiO 2 @MIPs、plate@GO@SiO 2 @NIPs 5 1.4.2 分子捕获器的吸附选择性
种材料,分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、场发射 分别取 MIPs 和 NIPs 各 4 份,置于广口瓶中,
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同步热分析仪对其结构、形貌及 分别加入 2 g/L 的丙酸氯倍他索、氢化可的松、泼
热稳定性进行表征。 尼松、地塞米松溶液各 10 mL,将广口瓶加盖,在
1.4 吸附性能测定 室温下振荡吸附,达到吸附平衡后,取 0.3 mL 上清
1.4.1 静态吸附实验 液,用乙腈稀释定容,测定吸附前后溶液的吸光度,
各取 8 片 MIPs、NIPs,置于广口瓶中,分别加 计算吸附量。
入 10 mL 质量浓度为 2 g/L 的丙酸氯倍他索乙腈溶 1.4.3 吸附动力学实验
液,加盖,室温下振荡吸附(90 r/min),达吸附平 分别取 8 片 MIPs 和 NIPs 各 9 份,置于广口瓶
衡后,精密量取上清液于容量瓶中,用乙腈稀释定 中,准确加入 2 g/L 丙酸氯倍他索溶液 10 mL,室温
容。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,通过式(1)计 下振荡,分别在振荡吸附时间为 5、15、30、60、
算吸附量。 90、120、150、180、240 min 时,取 0.3 mL 上清液
( Q ) V W (1)
/
0 e 稀释定容,测定吸光度,并计算吸附量。
式中: 为吸附前丙酸氯倍他索溶液的质量浓度, 1.4.4 等温吸附实验
0
g/L; 为吸附后丙酸氯倍他索溶液的质量浓度, 分别取 8 片 MIPs 和 NIPs 各 9 份,置于广口瓶
e
g/L;V 为丙酸氯倍他索溶液的体积,mL;W 为聚 中,准确加入 10 mL 从 0.2~5.0 g/L 不同质量浓度的
合物质量,g;Q 为吸附量,mg/g。 丙酸氯倍他索溶液,室温下振荡 2 h,取 3.0~0.12 mL 上
用吸附量差值来评价 MIPs 和 NIPs 对模板的选 清液稀释定容至 25 mL,测定吸光度,并计算吸附
择性吸附能力,吸附量差值越大,说明 MIPs 对模 量。
板的吸附能力比 NIPs 对模板的吸附能力越大,通过 1.5 分子捕获器用于实际样品分析
式(2)计算吸附量差值 [13] 。 取 4 片分子捕获器,置于广口瓶中,用 5 mL
Q Q (2) 甲醇活化,弃去甲醇,再用乙腈 10 mL×2 平衡,弃
Q
MIPs NIPs
式中:Q MIPs 为 MIPs 的吸附量,mg/g;Q NIPs 为 NIPs 去废液,得到活化好的分子捕获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