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4 - 精细化工2019年第9期
P. 24
·1752·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6 卷
结构,通过计算径向密度分布、径向分布函数以及 浓度是影响表面活性剂自组装的最基本因素之
尾链取向,分析了反胶束的界面结构性质。Liu 等 [74] 一。Shinoda 等 [49] 、Kuo 等 [25] 、Velinova 等 [35] 在非
研究 di-CF 4 -水反胶束的形成过程,分析了表面活性 离子表面活性剂自组装研究中发现,随着浓度的增
剂头基-水之间的氢键、反离子在界面处的盐桥结构 加,表面活性剂胶束依次出现球形、棒状、六角束
以及表面活性剂尾链的覆盖度等,如图 2 所示。其 和层状相等结构的转变。同样,Kuo 等 [25] 、Mondal
中,粉红色部分为氟原子,红色部分为氧原子,蓝 等 [54] 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研究中也得到相
色部分为钠原子,白色部分为氢原子,浅蓝色部分 同的规律。
为碳原子,绿色部分为表面活性剂头部。 表面活性剂具有丰富的拓扑结构,如表面活性
剂尾链长度、尾链数目、同分异构体、头基的数目、
低聚类表面活性剂或双子表面活性剂等。在聚集体
形成过程中,为了降低体系碳氢链段与水的接触面
积,得到热力学更加稳定的胶束体系,具有不同拓
扑结构的表面活性剂将自组装形成形貌丰富的胶束
结构。例如:Li 等 [80] 研究发现,表面活性剂尾链越
短,胶束的聚集数目越小;He 等 [81] 研究 LAS(直
链烷基苯磺酸盐)同分异构体发现,其异构结构在
溶液中质量分数为 30%~60%时对聚集体形貌的影
响较大;Samanta 等 [82] 研究发现,表面活性剂头基
数目越多,胶束的聚集数目越小;Maiti 等 [59] 研究发
现,随着聚合度的增加,低聚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形
图 2 ScCO 2 中表面活性剂反胶束形成过程中的驱动力 貌由球形转变为蠕虫状结构。另外,表面活性剂几
Fig. 2 Driving forces in the formation of surfactant reverse 何构型对聚集体形貌的影响,基本可从堆积参数理
micelles in ScCO 2
论角度进行解释,不同的结构堆积参数将诱导形成
由图 2 可知,自组装过程可以推测分为 3 个步 不同的聚集形貌。
骤:(1)双 CF 4 分子聚集,并迅速形成几个小的反 无机盐/有机盐的添加能够诱导表面活性剂聚
胶束。(2)这些小的反胶束(含约 12 个表面活性 集体结构形貌发生转变,是一种调控表面活性剂聚
剂分子)接触并合并成不稳定的棒状反胶束。(3)棒 集形貌的有效方法之一。Sangwai 等 [32-33] 研究了水
状反胶束收缩并转变为稳定的球形反胶束,揭示了 杨酸钠(NaSal)诱导 CTAC 球形胶束转变为棒状胶
反胶束稳定性的机制。Wang 等 [75] 研究了尾链为 束的机制:水杨酸根插入到胶束内部改变胶束形貌,
F 7 H n (n=1、4、7 和 10)的表面活性剂体系,发现 同时水杨酸根的插入改变胶束表面的 Zeta 电位,促
了碳氟链通过产生顺式结构来增加表面覆盖度,从 使了胶束的融合从而导致形貌发生转变;Wang 等 [83]
而增加反胶束的稳定性,并分析尾链与水产生的氢 对比研究了 NaCl 和 NaSal 两种无机盐和有机盐对蠕
键结构是产生顺式结构的原因;进一步研究了 TC14 虫状胶束结构稳定性的影响,发现蠕虫状胶束只能
(1,4-二新戊氧基-3-新戊基-1,4-二氧代丁烷-2-磺酸 在高浓度 NaCl 下稳定,而在低浓度 NaSal 下便能稳
盐)和助剂 C 8 Benz(4-辛基苯甲酸)混合体系 [76] , 定,作者从反离子结合度和盐离子分布等角度解释
从分子排布角度分析了助剂的桥接作用,提出助剂 了蠕虫状胶束的稳定机理。研究发现,表面活性剂
排列有序性的增加可以促使棒状胶束进一步结合形 的复配可以得到单一表面活性剂无法获得的丰富聚
成长的蠕虫结构,从而提高 ScCO 2 胶束体系的黏度。 集形貌,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。Chen [77] 研究了 CTAB
可以看出,反胶束的研究相比正胶束的研究有很大 与辛基硫酸钠(SOS)的复配体系,通过分析胶束
的进步空间,发展新的策略获得稳定的反胶束结构 表面活性剂的分布情况,揭示了不同复配比例下表
并调控 其结构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是下一步研究 面活性剂形成球形、盘状和棒状胶束的微观机理;
关注的 重点。 Yakovlev [78] 研究了 NaOA(油酸钠)和 C 8 TAC(辛
3.3 胶束结构转变研究 基三甲基氯化铵)复配的预组装蠕虫胶束,发现
表面活性剂自组装胶束结构形貌受多个因素影 NaOA 和 C 8 TAC 的质量比为 1∶1 时,预组装的柱
响,目前表面活性剂浓度、拓扑结构、盐离子、复 状蠕虫状胶束更容易转变为扁平状蠕虫状胶束。
配体系、温度、pH、光等对胶束结构形貌的影响已 相比于以上研究,当表面活性剂或体系中的助
有大量的报道 [22,24,28,33,77-79] 。 剂含有响应基团时,可以获得对 pH、光、温度等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