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2 - 《精细化工》2020年第11期
P. 122
·2268·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7 卷
热时间:120 s,测量温度:25 ℃,测量次数:5 次。
1.3.5 FTIR 分析
采用 FTIR 测定反应前和反应后柠檬提取液主
要基团的区别。离心反应体系溶液,取等量离心上
清液和柠檬提取液分别与 10 倍体积的乙酸乙酯于
分液漏斗中充分混合,静置 24 h,收集有机相,同
样的萃取进行 3 次,合并 3 次所得有机相,放入旋
转蒸发仪中浓缩,然后冷冻干燥。采用溴化钾压片
法,利用红外光谱仪对样品检测,扫描范围:
–1
400~4000 cm 。 图 1 亚硒酸、柠檬提取液、亚硒酸-柠檬提取混合液的颜色
Fig. 1 Colors of selenite, lemon extract and their mix solution
1.3.6 抗氧化性检测
纳米硒体外抗氧化性检测 [20]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 图 2 是亚硒酸和柠檬提取液(料液比为 1∶5)
化法测定纳米硒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, 及其混合液(pH=10,反应 1 h)的 UV-Vis 吸收光谱。
在 325 nm 下测试,同一样品平行测定 3 次,取其平 由图 2 可知,亚硒酸溶液没有明显吸收峰,柠檬提取
均值,清除率 R 按式(1)计算: 液有一定吸收,这说明柠檬提取液中可能含有多酚
4+
R/% =(1–v 1 /v 2 )×100 (1) 类,这也是柠檬提取液具有强的还原性,将 Se 转化
为纳米硒的化学基础。图 2 还表明,纳米硒在 387 nm
式中:v 1 为对照品(蒸馏水加入 Tris-HCl 缓冲液和
处有明显的吸收,吸收峰较宽泛,对称性较差,表明
焦性没食子酸)的氧化速率,吸光度变化值/min;
得到了类球形的纳米硒颗粒,且粒度分布不均匀。
v 2 为纳米硒的氧化速率,吸光度变化值/min。
采用水杨酸法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作用,测试
在 510 nm 下进行,同一样品平行测 3 次,取其平均
值,清除率 R 按式(2)计算:
R/% =[A 0 –(A 1 –A 2 )]/A 0 ×100 (2)
式中:A 0 为 FeSO 4 加入蒸馏水、双氧水和水杨酸反
应后的吸光度值;A 1 为用纳米硒代替蒸馏水的吸光
度值;A 2 为没有加入水杨酸溶液时的吸光度值。
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DPPH 自由基清除作用,
在 517 nm 下测定,同一样品平行测定 3 次,取其平
均值,清除率按式(3)计算:
a—亚硒酸;b—混合液;c—柠檬提取液
R/% =[A 0 –(A 1 –A 2 )]/A 0 ×100 (3) 图 2 亚硒酸、柠檬提取液及其混合液的 UV-Vis 吸收
式中:A 0 为蒸馏水代替样品溶液加入到 DPPH 溶液 光谱
Fig. 2 UV-Vis absorption spectra of selenite, lemon extract
中的吸光度值;A 1 为纳米硒和 DPPH-乙醇溶液混合 and their mix solution during formation of selenium
后的吸光度值;A 2 为无水乙醇替代 DPPH 溶液加入 nanoparticles
到样品溶液中的吸光度值。
2.1.2 料液比对纳米硒形成的影响
2 结果与讨论 按 1.2.2 节实验方法,利用 UV-Vis 探究不同料
液比对合成纳米硒影响,结果如图 3 所示。由图 3
2.1 纳米硒的形成及其 UV-Vis 分析 可知不同料液比下亚硒酸和提取液混合后,在 387 nm
2.1.1 纳米硒的形成与颜色变化 处均 有表 面等 离子 体共 振( Surface Plasmon
纳米硒合成原料液及反应过程中反应混合液的 Resonance,SPR)带出现,且单一的吸收峰,说明 4
颜色变化见图 1。图 1 显示,亚硒酸溶液无色透明, 种料液比下都有纳米硒生成,为球形或近似球形;a、
柠檬提取液呈淡黄色(料液比为 1∶5),当二者混 b 两条谱线吸收强度很低,表明合成量很少,在料
合后(pH=10,反应时间 1 h),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液比为 1∶1 下合成纳米硒的吸收峰较料液比为 1∶5
形成纳米硒,混合液从淡黄色转变为淡红色,并随 下合成纳米硒的吸收峰发生红移,吸收强度也增大,
着反应的发生,纳米硒的表面等离子体产生共振导 意味着纳米硒的合成量增加,粒径变大。因此,1∶
致颜色渐渐加深 [21-24] 。 5 为适宜料液比,因此,后续研究都采用此料液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