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36 - 《精细化工》2020年第7期
P. 136
·1418·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7 卷
间的 π-π 堆叠作用,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片层之间的 RGONs 上负载的是 Fe 3 O 4 纳米粒子。进一步放大微
再次紧密堆叠,赋予 RGONs@Fe 3 O 4 杂化纳米片高 观复合结构,在图 5d 中明显可见 Fe 3 O 4 纳米粒子均
比表面积、高导电性等优异特性。图 5c 是 匀地负载在 RGONs 片层表面,说明制备了较高质
RGONs@Fe 3 O 4 杂化纳米片的高分辨率 TEM 图,由 量的 RGONs@Fe 3 O 4 杂化纳米片产物。
图可以清晰地看见一定的晶格条纹,经测量分析得 2.1.3 稳定性分析
到晶格条纹间距为 0.296 nm,与 Fe 3 O 4 纳米粒子 采用粒径分布统计软件测量 Fe 3 O 4 粒子粒径,
(220)晶面所对应的晶格条纹间距相符,证明 并绘成柱状图,结果见图 6。
n+
n+
n+
a、d、g—n(GO)∶n(Fe )=1∶5;b、e、h—n(GO)∶n(Fe )=1∶10;c、f、i—n(GO)∶n(Fe )=1∶15
n+
图 6 不同 GO 与 Fe 物质的量比的 RGONs@Fe 3 O 4 杂化纳米片的 SEM 图(a~c)、Fe 3 O 4 粒子粒径分布(d~f)、
RGONs@Fe 3 O 4 杂化纳米片分散液稳定性(g~i)
Fig. 6 SEM images of RGONs@Fe 3 O 4 hybrid nanosheets with different molar ratio (a~c),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Fe 3 O 4
(d~f) and dispersion stability of RGONs@Fe 3 O 4 hybrid nanosheets (g~i)
n+ 纳米片分散液分散稳定性好,静置 12 h 后分散液稳
由图 6 可知,随着 Fe 物质的量增加,生成 Fe 3 O 4
n+
粒子平均粒径增大,RGONs@Fe 3 O 4 杂化纳米片分散 定无聚沉(图 6h);当 GO 与 Fe 物质的量比为 1∶
n+
液稳定性降低。当 GO 与 Fe 物质的量比为 1∶5 时, 15 时,Fe 3 O 4 粒子密集分布在石墨烯的片层间隙及
制备的 Fe 3 O 4 粒子少,平均粒径约 15 nm(图 6a、 d), 边缘处,平均粒径约 70 nm(图 6c、f)。粒径较大
RGONs@Fe 3 O 4 杂化纳米片超声分散在 DMF 中静置 的 Fe 3 O 4 纳米粒子较难进入 RGONs 层间,团聚负载
12 h 后,溶液稳定未出现显著聚沉(图 6g);当 GO 其表面使 RGONs 重新堆叠,超声分散在 DMF 中静
n+
与 Fe 物质的量比为 1∶10 时,Fe 3 O 4 粒子均匀分布 置 12 h 后出现聚沉(图 6i)。
在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及间隙,粒子间很少出现团 2.1.4 磁性能分析
磁滞回线是磁性物质的一个重要特征,反映了
聚现象,Fe 3 O 4 粒子平均粒径约 20 nm,此时 Fe 3 O 4
粒子有效地填充了 RGONs 间隙,对 RGONs 聚集起 磁性物质在磁化过程中磁性与磁场强度之间的关
到一定阻隔作用(图 6b、e),RGONs@Fe 3 O 4 杂化 系。图 7 是 Fe 3 O 4 纳米粒子、RGONs@Fe 3 O 4 杂化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