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4 - 《精细化工》2021年第1期
P. 84

·74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细化工   FINE CHEMIC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38 卷

            金属催化剂(CePt 或 LaPt)-PW/DUSY,DUSY 载体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2 为正己烷异构化的双功能催化途径。在 Pt
            保持了 Y 沸石的孔隙率。在反应温度 250  ℃,液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位点上的烷烃脱氢,然后在载体的酸性位点上进行
                     –1
            空速 1.4 h 的条件下,正庚烷加氢异构化反应的转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烯烃的异构化。将烯烃异构体在 Pt 上氢化,得到支
            率为 70.3%,异构化产物的选择性为 94.1%,其较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链烷烃。双功能催化剂中的铂不仅在增强异构化过
            的活性和选择性与 Pt 分散度增加和 Ce 产生新的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程中很重要,而且由于高的金属位点密度使烯烃中
            吸位点有关。但其催化稳定性尚未研究,活性组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间体在酸性位上的停留时间更短,加剧了其转化深
            脱落,催化剂的失活等仍然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度,降低了稳态烯烃浓度。抑制了双分子机理而提
            魏瑞平等     [22] 制备了 Pt-HPW/Hβ 催化剂,发现负载磷              高了反应选择性,减少了积炭,延长了催化剂的使
            钨酸的催化剂与不含磷钨酸的催化剂相比,正庚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寿命。因此,双功能路线比酸催化路线更有效                     [27] 。
            的转化率更高,并且仍保持较高的异构化选择性。
            0.4%Pt-10%HPW/Hβ(Pt 和 HPW 的负载量均以催化
            剂总质量为基准)催化正庚烷异构化转化率为 39.6%,
            异庚烷选择性为 88.5%。
                 此外,复合分子筛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,能够
            优化多孔催化材料的孔结构和活性位的合理配置,
            在烷烃异构化反应中也获得部分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[23] 。张孔远

            等 [24] 以 HZSM-5 和 Hβ 复配的分子筛为载体,得到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2   正己烷异构化反应的双功能催化途径             [27]
            适宜的酸中心分布,中强酸活性位的增加提高了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2    Reaction path of the isomerization of n-hexane o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ifunctional catalyst
            应的复配分子筛为载体的 Pt 催化剂的烷烃异构化活
            性,在正己烷异构化反应中,具有较高的转化率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负载贵金属的催化剂在加氢异构化的活性和稳
            选择性。但其合成、结构及表征尚需大量研究,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定性方面均表现出很好的促进作用,但是,它们在
            结构和新形式的复合分子筛材料也是烷烃异构化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含 S、N 等物质的存在下容易中毒,并且生产成本
            化剂中比较有潜力的发展方向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较高  [28] 。通常在某些反应中选择过渡金属(Ni、Co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 和 W)来代替贵金属,因为其具有较高的还原
            2   金属对杂多酸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性和较低的成本。Ni 加氢脱氢活性仅次于贵金属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掺入 Ni 的催化剂具有廉价易得和热稳定性高等优
                 在烷烃异构化催化剂中,金属具有加氢/脱氢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。JIN 等  [29] 发现,Ni-H 4 SiW 12 O 40 /SiO 2 对硫和氮化
            能,在氢气存在下,金属组分的选择和负载程度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物具有很高的耐受性,催化剂的高催化性能可能
            大小都会影响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。对于单功能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由于 H 4 SiW 12 O 40 的独特结构造成的。该结构不仅
            杂多酸基催化剂,在没有任何金属负载的情况下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充当酸性位点,也可以充当加氢脱氢位点。Ni 与
            酸性位上很容易因积炭而导致催化剂的失活。Pt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4 SiW 12 O 40 的相互作用是通过氢在催化剂表面上的
            Pd 等金属的加入形成平衡的金属-酸双功能催化剂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溢出而提供了足够的反应性氢,增强了对硫和氮化
            其可以抑制导致催化剂失活的积炭生成并减少裂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物的抵抗力。此外,通过原料气中 H 2 存在下添加
            反应发生,提高催化活性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氢化镍也可以抑制催化剂失活,通过加氢来抑制进
            2.1    单金属对杂多酸基催化剂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料中的烯烃聚合形成积炭,从而提高异构烷烃的选
                 SIDDIQUI 等  [25] 发现,未改性的 PW/SiO 2 催化          择性和催化剂的稳定性          [30] 。
            剂通常是在 470~520  ℃下通过积炭燃烧进行再生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2    双金属对杂多酸基催化剂的影响
            将 Pd 掺入催化剂中会大大降低该温度,能使催化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双金属催化剂中,加/脱氢功能由贵金属提供,
            在 350  ℃下再生,而不损失催化活性。但当 Pd 含                       脱附转移促进位由非贵金属提供。相对于单金属催
            量过低时,催化剂易失活,选择性较低。MIYAJ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化剂,含 Pt 并掺杂其他非贵金属助剂的双金属催化
            等 [26] 发现,在 Pt-Cs 2.5 H 0.5 PW 12 O 40 /SiO 2 催化正丁烷  剂在烷烃异构化反应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选择
            异构化反应中,在 Cs 2.5 H 0.5 PW 12 O 40 上进行分子间重           性,非贵金属助剂起到了稀释贵金属的作用,抑制
            排的双分子反应,在 Pt-Cs 2.5 H 0.5 PW 12 O 40 上主要通过         载体表面的贵金属团聚成较大的颗粒,提高了金属
            分子内重排的单分子途径进行,使异丁烷选择性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分散度,降低了催化剂制备成本                [31] 。另外,有研
            于 90%。Pt 和 H 2 的存在极大地抑制了烯烃的形成,                     究者提出“酸位/Pt 加氢脱氢活性位/金属助剂的吸
            因此双分子途径将被拦截,抑制了副反应的发生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传质中心”的三角概念模型。认为在金属助剂上
            有利于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产生了新的吸附活性中心,使得酸中心上生成的碳
   79   80   81   82   83   84   85   86   87   88   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