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1 - 《精细化工》2021年第11期
P. 171

第 11 期                黄   煜,等: HZSM-5 固载离子液体催化合成烷基糖苷及其动力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2317·


                 综合以上结论及表 2 的数据结果可知,优化的
            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 105  ℃、催化剂用量 1.5%、n
            (辛醇)∶n(无水葡萄糖)=6∶1。
            2.2.2   催化剂重复使用实验
                 使用单因素优化条件〔反应温度 105  ℃、催化
            剂用量 1.5%、n(正辛醇)∶n(无水葡萄糖)=6∶1〕,
            并固定反应时间为 2.5 h,进行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考
            察,结果如表 3 所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3  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ble 3    Reusability of catalyst           图 8   新鲜与使用 5 次后催化剂的 TG 曲线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8    TG curves of   fresh catalysts and after five times use
                催化剂                   低聚糖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糖苷得率/%                 平均聚合度
              使用次数/次                  选择性/%
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146.52      97.18       1.25
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145.17      96.40       1.25
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144.65      96.20       1.25
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126.81      96.11       1.25

                 由表 3 可知,将反应后的催化剂使用 3 次后糖
            苷得率无明显降低,反应选择性及平均聚合度也无
            明显变化,但在第 4 次反应时,催化剂有所失活,
            葡萄糖无法反应完全,糖苷得率大幅下降,但产物

            的选择性并无明显降低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9   新鲜与使用 5 次后催化剂的红外谱图
                 将使用 3 次后的催化剂进行重复实验,但不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9    FTIR spectra of   fresh catalysts and after five times
            固定反应时间,同样使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终点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se
            并将其与常规催化剂对甲苯磺酸以及未负载离子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5   新鲜与使用 5 次后催化剂的酸含量
            体的 HZSM-5 分子筛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ble 5    Acid  content of molecular sieve carrier and   fresh
            比,结果见表 4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atalysts and after five times use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催化剂                酸含量/(mmol/g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4   催化剂的对比性能
                  Table 4      Comparative properties of catalysts   HZSM-5                    0.10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鲜催化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1.57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糖苷      反应    低聚糖苷     平均聚
                 催化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使用 5 次后催化剂                 0.35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得率/%    时间/h   选择性/%     合度

             3 次使用后催化剂      143.93   3.25   96.05    1.2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6   新鲜与使用 5 次后催化剂的 BET 结果
             4 次使用后催化剂      142.14   4.85   95.95    1.25      Table 6    BET results of   fresh catalysts and after five times
             对甲苯磺酸          143.56   4.00   96.13    1.25              use
             HZSM-5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反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催化剂         比表面积/      孔容/        孔径/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m /g)    (cm /g)    nm
                 由表 4 可知,虽然[HBth]HSO 4 /HZSM-5 催化剂              新鲜催化剂            17.01      0.07      15.99
            在使用 3 次后有所失活,但相比于传统有机酸催化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使用 5 次后催化剂       19.90      0.10      20.70
            (对甲苯磺酸)以及 HZSM-5,其催化活性仍有较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图 8 可知,使用 5 次后催化剂在 200  ℃处已
            提升。在催化剂使用 5 次后,反应活性大幅下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再有明显的失重峰,表明该处基本已无可分解物
            2.3  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质;由图 9 可以发现,使用 5 次后催化剂在 1463~
                 由上述催化性能讨论可知,催化剂在使用 5 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1
            后基本失活,这可能是因为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的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92 cm 处以及 590、885 cm 处的[HBth]HSO 4 特
            道被堵塞,致使活性中心减少,也可能是因为离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征峰均已消失,表明载体上的活性组分[HBth]HSO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已几乎完全流失;从表 5 中也可以看出,随着催化
            液体的流失,导致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活性物质浓度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剂的失活,催化剂上的酸含量大幅下降,已经接近
            降低。为探明原因,本文对失活后的催化剂进行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未负载纯载体的酸含量,这与红外谱图及 TG 的
            TG、FTIR、酸含量以及 BET 分析,结果如图 8、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测试结果一致。由表 6 可知,失活后的催化剂比表
            和表 5、6 所示。
   166   167   168   169   170   171   172   173   174   175   1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