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5 - 《精细化工》2022年第1期
P. 175

第 1 期            卫学玲,等:  一步水热法制备高效析氧 3D 花球阵列 Co 9 S 8 /MoS 2 @TM 催化电极                    ·165·


            催化剂都含有稀土金属氧化物(例如 RuO 2 ,IrO 2 ),                   和 TM 一起转入含有 50 mL 特氟隆内衬不锈钢高压
            但此类催化剂价高、量少,不适宜大规模应用                     [11-12] ,  釜中,并置于 220 ℃反应 18 h。反应结束,待其自
            寻求相应的替代品刻不容缓。当前,钴基、钼基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然冷却至室温,取出样品,用去离子水和乙醇交替
            料因成本低廉和储量丰富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清洗 5 次,去除 TM 表面结合力差的催化剂,最后
            中,钴基氧化物在 OER 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放入恒温干燥箱(60  ℃,6 h)中烘干,得到
            性能,因而成为较受关注的催化材料                  [13] 。然而,钴       CMS1@TM 催化电极。同样制备流程和方法,分别
            基氧化物的自身电导率不高,通常采用不同策略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备 Co、Mo、S 的物质的量比为 10∶14∶600、10∶
            钴基氧化物进行掺杂或复合              [14-16] 。文献报道,在惰         21∶600 的催化电极,分别标记为 CMS2@TM 和
            性气体保护条件下通过“焙烧-溶剂热-煅烧”的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MS3@TM。
            法合成 Co 3 O 4 /NPC [17]  或 CoS 2 -MoS 2 [18] 催化剂,合成     称量(NH 4 ) 6 Mo 7 O 24 •4H 2 O(0.124 g,0.1 mmol)、
            过程涉及高温和气体保护,产物为粉末,作为电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S(NH 2 ) 2 (2.284 g, 30 mmol),同 前述 方法制 备
            水电极使用时需利用粘结剂与基体结合,这势必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oS 2 @TM 催化电极。
            低催化剂本身的活性和稳定性。基于泡沫镍为基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称量 Co(NO 3 ) 2 •6H 2 O(0.146 g , 0.5 mmol) 、
            的两步水热法制备 Co 3 O 4 @NiMn-LDH              [19]  、   CS(NH 2 ) 2 (2.284 g, 30 mmol),同 前述 方法制 备
            CoS/NF [20] 或 Co 9 S 8 -Ni 3 S 2 [21] 纳米阵列催化剂可提高   Co 9 S 8 @TM 催化电极。
            催化剂的效率,但两步合成方法增大了重现性的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2.2   商用 RuO 2 @TM 电极的制备
            度,不利于工业化推广。因而,研究制备工艺简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依据电化学测试后效果最好催化电极的负载量
            且 OER 活性高的过渡金属硫化物电极材料就显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准确称取相应质量的 RuO 2 添加到 1 mL Nafion 混合
            尤为重要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溶液〔V(Nafion 溶液)∶V(水)∶V(乙醇)=1∶
                 本文通过一步水热法在 TM 基底上原位构筑 3D                      4∶15〕中,超声 1 h,形成均一的黑色墨汁。用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纳米片阵列结构催化电极,通过控制钴、钼、硫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液枪每次移取该墨汁 10 μL 滴涂到 1 cm 的钛网上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直至将全部墨汁滴涂完,自然干燥,制成商用对比
            质的量比得到不同纳米结构的复合材料,并对复合
            材料的晶体结构、微观形貌以及电化学析氧性能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uO 2 @TM 电极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3   电极的表征和 OER 性能测试
            行测试分析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3.1   电极的表征
            1   实验部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采用 D8 Endevor 型 X 射线粉末衍射仪(德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ruker 公司),在 2θ=10°~80°范围内对材料进行组
            1.1   试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和晶体结构表征;采用 JSM-7610F 型 FESEM 扫
                 六水合硝酸钴〔Co(NO 3 ) 2 •6H 2 O〕、四水合钼酸             描电镜(日本电子株式会社)在 15 kV 电压下对材
            铵〔(NH 4 ) 6 Mo 7 O 24 •4H 2 O〕、硫脲〔CS(NH 2 ) 2 〕、无水  料进 行形 貌 结构表 征; 利用 Thermo Scientific
            乙醇、盐酸、氢氧化钾、二氧化钌,分析纯,国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scalab 250Xi 光电子能谱仪(美国赛默飞世尔公司)
            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;钛网(丝径 0.5 mm,1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样品的化学成分和电子结构进行表征。
            目),安平县康威金属丝网制品有限公司;Naf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3.2  OER 性能测试
            溶液(Nafion 质量分数为 5%),美国 Sigma-Aldrich                   利用上海辰华 CHI660E 电化学工作站通过三电
            公司;去离子水,自制。所有试剂未经进一步纯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极体系对制备的电极进行电化学测试。电解槽为烧
            直接使用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杯,电解液为 1 mol/L KOH 溶液,制备电极、Hg/HgO
            1.2   制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极和碳棒分别为工作电极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。
            1.2.1   电极的制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利用可逆氢电极(RHE)对所有测试得到的 Hg/HgO
                 首先对购买的钛网进行预处理,将钛网裁剪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位进行校准,校准公式:E (RHE) =E 0(RHE) +0.098+
            1 cm×4 cm 长方形。依次用 3.0 mol/L HCl、无水乙                0.0591 pH。极化(LSV)曲线是以 5 mV/s 的扫速在
            醇、去离子水各超声清洗 30 min,最后在 60  ℃恒                      0~1.1 V 的电位范围内测量所得。电化学阻抗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2
            温干燥箱中干燥 6 h 备用,记作 TM。Co 9S 8/MoS 2@TM              1.0×10 ~1.0×10  Hz 范围内测试所得。利用循环伏
            系列催化电极的制备如下。按照 Co、Mo、S 的物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安法在非法拉第电势的范围内分别以 20~100 mV/s
            的量比为 10∶7∶600,将 Co (NO 3 ) 2 •6H 2 O(0.146 g,      扫速监测电极的双电层电容(C dl ),以估算催化电
            0.5 mmol) 、 (NH 4 ) 6 Mo 7 O 24 •4H 2 O (0.062 g ,  极的相对电化学活性面积(ECSA)。在 0.8~1.0 V 电
            0.05 mmol)、CS(NH 2 ) 2 (2.284 g,30 mmol)溶于 35 mL   压范围内进行 600 s 多步电压测试。通过恒电位法
            去离子水中,磁力搅拌 0.5 h 形成均匀溶液,将溶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进行稳定性表征。
   170   171   172   173   174   175   176   177   178   179   1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