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97 - 《精细化工》2022年第12期
P. 197
第 12 期 翁佳丽,等: 纺织品用长效释放生物质精油微胶囊 ·2563·
率与 40 ℃时一致)。抽滤后在室温干燥 12 h 制得精 制得涂层液。5 cm×5 cm 大小的针织物在平整状态
油微胶囊。在 40 ℃升温前,将乳液以 10000 r/min 和经向拉伸 1.2 倍的条件下(将织物经向一侧固定,
的速率剪切 10 min 作为对照。 拉伸 1.2 倍后利用长口夹对另一侧进行固定,施加
1.3 微胶囊涂层织物的制备 外力并使其延长为原织物的 1.2 倍),将 2 g 涂层液
将聚氨酯和 DMF 质量比为 3∶7 的溶液加热至 涂覆于织物表面,并放入水中浸泡 1 min,随后在
60 ℃搅拌均匀制得黏合液。在黏合液中添加含量为 110 ℃烘箱中干燥 20 min 制得微胶囊涂层织物。探
10%、12.5%、15.0%的精油微胶囊(以黏合液质量 讨不同拉伸状态下制得的涂层织物的香味释放情况
为基准,下同),室温搅拌 10 min,静置 5 min 消泡 和物理性能。制备流程如图 1 所示。
图 1 微胶囊涂层织物的制备流程图
Fig. 1 Preparation flow chart of microcapsules coated fabric
1.4 测试与表征 1.4.5 微胶囊物化性质
1.4.1 微胶囊表观形貌 微胶囊产率按式(1)计算:
采用 SEM 对薰衣草精油微胶囊的表观形态进行 m
P /% 1 100 (1)
观察,样品用导电胶固定在铝板上,用溅射镀金机镀 m m EC
oil
金。加速电压 3.00 kV。 式中:P 为微胶囊产率,%;m oil 为为薰衣草精油添
1.4.2 FTIR 分析 加质量、m EC 为壁材添加质量、m 1 为干燥至恒重的
采用溴化钾压片法,对微胶囊和涂层织物样品 微胶囊质量,g。
–1
进行 FTIR 测试,扫描范围 4000~400 cm 。 采用 GC-MS 对薰衣草精油和精油微胶囊主峰
1.4.3 粒径分布 峰面积进行计算,按式(2)计算包封率:
将精油微胶囊粉末样品放于离心管中,用去离 S S
E / % 0 n1 100 (2)
子水稀释至质量分数为 1%,在超声波振荡分散器中 SS
1 n0
振荡分离 5 min。采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精油微胶囊的 式中:E 为包封率,%;S 0 和 S n0 为精油稀释液主峰
中值粒径。 的峰面积和内标物(正十六烷)峰面积;S 1 和 S n1
1.4.4 气相色谱-质谱测试 为微胶囊中精油稀释液主峰的峰面积和内标物峰
采用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仪对薰衣草精油结构 面积。
和微胶囊中精油结构进行分析。取 0.35 g 微胶囊和 1.4.6 微胶囊涂层织物的物理性能
20 mL 无水乙醇至离心管中,超声 20 min 后离心, 准备 5 cm×25 cm 大小的织物,采用织物强力机
取上层溶液进行测试,薰衣草精油稀释相同倍数。 对涂层织物的强力和伸长率进行测试;通过织物硬
气相色谱-质谱条件∶氦气为载气,流速为 1.0 mL/min。 挺度试验仪测试其抗弯刚度;利用白度计对比涂层
初始温度保持在 80 ℃(3 min),而后以 25 ℃/min 前后织物白度的变化。均进行 3 次取其平均值。
的速率逐渐升高到 300 ℃,并在 70 eV 的电子碰撞 1.4.7 香味释放测试
电离模式下记录质谱。 采用香味测试仪对微胶囊和涂层织物的香味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