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00 - 《精细化工》2022年第12期
P. 200
·2566·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9 卷
–1
的组分丢失。此外,从表 2 可以看到,精油微胶囊 微胶囊涂层织物的 FTIR 谱图中,1350 cm 处
中樟脑含量大幅下降,而乙酸芳樟酯的含量从 为纤维素 C—H 键的对称弯曲吸收峰 [22] ,1734 cm –1
22.64%(以精油质量为基准)提升至 49.73%(以微 处为精油中 C==O 的拉伸振动吸收峰,证明微胶囊
胶囊中提取的精油质量为基准),提高了 27.09%, 被整理于织物表面。透气性是评价纺织品的一个重
说明樟脑不如乙酸芳樟酯稳定,易异构化成乙酸芳 要参数,湿法涂层通过控制聚氨酯和 DMF 比例,可
樟酯。微胶囊化过程中的溶解、搅拌和升温可能会 调节涂层的孔密度和大小,从而对涂层织物的透气
[8]
加速异构化 。乙酸芳樟酯作为香精不可缺少的成 性产生影响。本文聚氨酯和 DMF 质量比为 3∶7,
分,含量有所提升,对香味释放具有促进作用,有 添加不同质量微胶囊制备的涂层织物透气率见图
利于提高精油的储存期,延长精油香味释放时间 [21] 。 7b。湿法涂层后织物透气率均到达 600 mm/s 以上,
具有优异的透气性。不同微胶囊添加量下制得涂层
表 2 薰衣草精油和精油微胶囊挥发性物质的成分与含量
Table 2 Components and contents of volatile substances in 织物的 SEM 图见图 8。由图 8b~d 可知,聚氨酯黏
lavender essential oil and essential oil microcapsules 着大量微胶囊包裹于织物表面,施加拉伸力后进行
保留 薰衣草精油峰 精油微胶囊峰 涂层可以使微胶囊更均匀地黏覆于织物表面,但微
成分
时间/min 面积/% 面积/% 胶囊含量增加至 15%时(以黏合液质量为基准)会
D-柠檬烯 9.8 3.10 — 出现团聚现象。由图 8e~h 可知,聚氨酯并没有改变
桉树醇 9.9 9.51 —
织物原有形貌。随着溶解聚氨酯的 DMF 不断被水置
芳樟醇 10.8 24.21 28.84
换,产生了充满 DMF 水溶液、孔壁是聚氨酯的微孔,
樟脑 12.0 11.14 1.61
异龙脑 12.1 5.76 2.69 高温固化后水溶液被去除,织物表面则形成带有微
β-松油醇 12.5 6.78 3.70 胶囊的微孔涂层,使涂层织物具有透气性,DMF 废
乙酸芳樟酯 13.3 22.64 49.73 液则通过菌群对其进行分解并进一步回收利用 [23] 。
石竹烯 16.1 3.92 5.78
通过湿法涂层技术,利用少量聚氨酯黏合剂将微胶
注:—代表未检出。 囊整理于织物表面,可使涂层织物具备高透气性。
2.3 涂层织物的表面形貌和吸湿透气性
原织物和微胶囊涂层织物的 FTIR 谱图见图 7a。
图 7 织物的 FTIR(a)和不同微胶囊添加量和涂层方式 a—0;b—未拉伸-12.5%;c—拉伸-12.5%;d—拉伸-15%;(e)~
下制得织物的透气率(b) (h)为(a)~(d)织物的放大图
Fig. 7 FTIR spectra of fabrics (a) and air permeability of 图 8 不同微胶囊添加涂层织物的 SEM 图
fabrics prepared under different microcapsules and Fig. 8 SEM images of coated fabrics prepared with
coating methods (b) different microcapsule addition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