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07 - 《精细化工》2022年第12期
P. 207
第 12 期 马喜平,等: 超支化压裂液稠化剂的制备及评价 ·2573·
2.2.5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表观黏度的影响
固定其他条件同 1.2 节不变,反应温度对聚合
物表观黏度的影响如图 3e 所示。由图 3e 可知,随
着反应温度升高,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呈现先增
加后降低的趋势,40 ℃时达到最大。这是因为反应
温度过低时,引发剂的分解速率比较小,不利于聚
合反应的进行,从而影响溶液的表观黏度。当温度
过高时,容易引发暴聚。因此,该反应的最佳反应
温度确定为 40 ℃。
图 3 AMPS 与 HPAE-C 质量比(a)、单体总质量分数(b)、 通过上述实验得到 PHPAE-C 最佳制备条件为:
引发剂加量(c)、反应时间(d)和温度(e)对聚 m(AA)∶m(AM)=1∶4(共占单体总质量的 85%)、
合物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 m(AMPS)∶m(HPAE-C)=14.7∶0.3(共占单体
Fig. 3 Effects of mass ratio of AMPS to HPAE-C (a), total 总质量的 15%)、单体总质量分数 25%、引发剂加量
monomer mass fraction (b), initiator dosage (c),
reaction time (d) and temperature (e) on apparent 0.3%、反应温度 40 ℃、反应时间 6 h。
viscosity of polymer solution 2.3 PHPAE-C 溶液性能评价
由图 3b 可知,随着单体总质量分数的不断增 2.3.1 增黏性能
分别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 PHPAE-C 水溶液,并
加,聚合物的表观黏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。
测定 PHPAE-C 溶液的表观黏度,结果如图 4a 所示。
在单体总质量分数为 25%时,聚合物表观黏度达到最
由图 4a 可知,随着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,其溶液表
大(838 mPa·s)。这是由于单体的总质量分数过低时
观黏度不断升高。当 PHPAE-C 质量浓度≤1000 mg/L
导致分子间发生碰撞的机会较小,随着单体总质量
时,由于聚合物含量较少,分子链间主要以分子内缔
分数的逐渐增大,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不断增大,
合为主,导致溶液表观黏度上升缓慢。当溶液质量
表观黏度随之升高。但当单体总质量分数过高时, 浓度超过 1000 mg/L 时,聚合物分子间相互缠绕的
可能会由于暴聚导致聚合物表观黏度下降 [16] 。因而,
机会更大,使聚合物溶液的表观黏度上升较快,并
单体总质量分数确定为 25%,下述实验均按此单体
在溶液质量浓度为 3000 mg/L 时,溶液表观黏度达
总质量分数进行。
到 846.7 mPa·s。另外,由于超支化大分子具有网络
2.2.3 引发剂加量对聚合物表观黏度的影响
状结构,随着聚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,增大了分子间
固定其他条件同 1.2 节不变,探究了引发剂加
线团缠绕的机会,分子链的间距变短,分子间的作用
量对聚合物表观黏度的影响,结果如图 3c 所示。由
力增大,可获得更强的缔合效果,使得聚合物溶液的
图 3c 可知,聚合物的表观黏度随着引发剂加量的增
表观黏度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迅速升高 [19-20] 。
加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。在引发剂加量为 0.3% 2.3.2 耐温性能
时,聚合物的表观黏度达到最大(834.5 mPa·s)。这
配制 PHPAE-C 质量浓度为 3000 mg/L 的溶液,
是因为随着引发剂加量的增多,导致反应体系中自 并测定 PHPAE-C 溶液在不同温度下的表观黏度,结
由基的浓度也随之增加,共聚反应的速度过快,很难 果如图 4b 所示。由图 4b 可知,聚合物溶液的表观
控制温度,甚至可能会引发暴聚。因此,引发剂的加 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下降。这是因为聚合物分
量确定为 0.3%,后续均按此引发剂加量进行实验。 子会在高温下发生不同程度的热降解,使溶液的表
2.2.4 反应时间对聚合物表观黏度的影响 观黏度降低。但是在 90 ℃时,聚合物溶液的表观
固定其他条件同 1.2 节不变,探究了反应时间 黏度仍为 570 mPa·s,表现出良好的抗温能力。这是
对聚合物表观黏度的影响,结果如图 3d 所示。由图 由于聚合物分子中含有超支化结构,即使在较高的
3d 可知,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,聚合物水溶液的表 温度下,也能保持分子间的相互缠结作用,降低了
观黏度先逐渐增大后趋于平稳。这说明反应时间过 聚合物分子链的热降解,且大量支化结构增加了分
短会导致反应体系中的反应单体未能进行充分反 子间的内摩擦力,使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强,从
应,单体的转化率比较低,导致聚合物表观黏度也比 而在 90 ℃时仍能保持较高的表观黏度。
较低;当反应时间为 6 h 时,聚合反应已基本完成, 2.3.3 耐盐性能
2+
+
2+
此时聚合物水溶液表观黏度达到最大(846.7 mPa·s)。 室温下,测定了不同盐离子(Na 、Ca 和 Mg )
因此,适当的聚合反应时间为 6 h。 质量浓度下聚合物溶液(质量浓度 3000 mg/L)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