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0 - 《精细化工》2022年第3期
P. 50

·472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细化工   FINE CHEMIC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39 卷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+
            点、氧空位、Ce /Ce 之间的氧化还原偶联以及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酸钠的催化活性良好。
            接氧化和吸附的协同作用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2.4   氧化还原对途径
                 氧空位可以转变成表面羟基,然后通过表面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氧化还原对途径如图 5 所示,在此途径中以表
            基产生 ROS。YAN 等       [24] 制备了 α-Fe 0.9 Mn 0.1 OOH 用  面晶格氧、催化剂表面金属位、O 3 分别作为电子供
            COP 氧化碘己醇,发现由于氢键或静电引力,H 2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体、电子导体、电子受体;过渡金属的低价态可提
            易被吸附在氧空位形成 Me—OH 2 ,表面—OH 2 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电子转移能力,并可以促进 O 3 的分解,电子从表
            O 3 反应形成六原子环;然后不稳定的六原子环通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低价态金属的转移诱导 O 3 分解为 ROS,然后低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+
            释放•HO 3 分解生成表面—OH 基团,•HO 3 迅速分解                    态金属(Me )被氧化为高价态 Me              (n+1)+ ;电子从晶
            为•OH 和 O 2 ;表面—OH 基团持续与 O 3 反应,产生                  格氧传递表面高价态金属,使之还原为低价态金属,
            五原子环;五原子环进一步释放 O 2 以生成 Me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面金属位点的价态循环变化和电子循环转移使得
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HO 2;Me—HO 2 通过释放•HO 3 ,很容易与 O 3 反应生               O 3 被不断分解;另外,过程中产生的高价态金属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成 Me—•O 2 ,•HO 3 进一步分解生成•OH;生成的                    具有强氧化能力       [30-31] 。
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Me—•O 2 分解释放 O 2 ,表面活性位点将再生,反应
            循环进行。
            1.2.3   表面氧原子途径
                 O 3 在 n 型氧化物表面吸附会产生表面结合氧原
                *
            子( O)    [25] 。还有研究表明,p 型氧化物表面吸附
            O 3 后也会使 O 3 分解产生线性表面氧物种,产生自
                       *
            由氧分子和 O;被吸附的 O 3 通过其一个末端原子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着在表面,产生(•O 2 —O 2 ),这是一种具有部分超
            氧化物或过氧化物性质的离子中间体                  [26] 。表面氧原

            子途径如图 4 所示,O 3 将通过化学过程吸附在催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5   氧化还原对途径示意图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*
            剂上,然后在金属离子的 Lewis 酸位点上分解成 O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5  Schematic diagram of redox pair pathway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*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*
            表面过氧化物( O 2 )和 O 2 ;最后在 O 的 Lewis 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 [27]               AFZAL 等  [32] 通过 XPS 和线性扫描伏安法研究
            性位点上转化为表面吸附的•OH 和•O 2                。此外,N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+   4+
            掺杂纳米碳也存在表面氧原子途径,由于电荷密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子转移/氧化还原偶联(Mn /Mn )作用,经 O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+
            在 N 掺杂位点附近的重新分布,因此促进了氧化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用后,表面 Mn 和吸附氧含量增加,而表面 Mn 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+
            的附着,形成表面-氧化剂复合物来氧化污染物,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晶格氧含量下降,说明 Mn 被 O 3 氧化为 Mn ,e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+
            且随后产生•HO 2 和•OH 等自由基          [28] 。               从 Mn 转移到连接在催化剂表面—OH 基团上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 3 ,而晶格氧将 Mn 转化为 Mn ,释放 O 2 ,晶格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*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氧含量降低;过程中产生的 O ad 提高了催化剂的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*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面吸附能力,O 3 可补充表面 O ad ,使吸附氧增加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并且观察到还原电流强度的增强,表明催化剂与 O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之间较强的界面电子转移增强了催化活性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HEN 等  [33] 提出了 Fe 3 O 4 /Co 3 O 4 在 COP 中氧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磺胺甲唑的机制:(1)通过 O 3 将 Fe(Ⅱ)和 Co(Ⅱ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氧化成 Fe(Ⅲ)和 Co(Ⅲ),并生成•OH;(2)通过•OH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和 O 3 反应生成•HO 2 ;(3)Fe(Ⅱ)和 Co(Ⅲ)发生电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子转移反应,产生 Fe(Ⅲ)和 Co(Ⅱ);(4)由•HO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4   表面氧原子途径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和•O 2 将 Fe(Ⅲ)和 Co(Ⅲ)再生为 Fe(Ⅱ)和 Co(Ⅱ)。
            Fig. 4    Schematic diagram of surface oxygen atom pathway   LI 等 [34] 提出了 Ce/Al 2 O 3 基于 Ce /Ce 循环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+

                 BING 等 [29] 根据电子顺磁共振(EPR)和原位拉                 解生成自由基降解苯酚的机理,O 3 从溶液扩散到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曼光谱测量,发现 γ-Ti-Al 2 O 3 是通过产生表面原子                   化剂表面的液膜上,从 Ce 上捕获 e ,同时将 Ce                 3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*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*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+
            氧(≡≡Al— O)和表面过氧化物(≡≡Ti— O 2 )来降                    氧化为 Ce ;然后 Ce 通过接受晶格氧的 e 被重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*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*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+
            解药物,证实高矿化效果来自于 O 和 O 2 对中间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氧化为 Ce ,高 Ce /Ce 比值和表面晶格氧有利于
            的表面氧化作用;研究表明,γ-Ti-Al 2 O 3 对苯海拉明、                  提高 Ce/Al 2 O 3 的电子转移和催化氧化苯酚。
            布洛芬、苯妥英、阿昔洛韦、磺胺甲唑和双氯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张帆等   [35] 以 Fe 和 Ti 对 γ-Al 2 O 3 进行晶格掺杂制
   45   46   47   48   49   50   51   52   53   54   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