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8 - 《精细化工》2022年第7期
P. 48

·1334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细化工   FINE CHEMIC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39 卷

            2   导电型黏结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聚苯胺作为导电黏结剂应用于硅基负极时具有
                 电池的容量密度取决于负极材料所具有的容量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化学性能优异,制备简单,成本低等优点,但是其
            硅基材料虽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,但其导电性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溶性较差,且经过 p 型掺杂的聚苯胺在 0.01~1 V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
            很差。适当的添加导电剂是提高电极导电性的有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Li/Li )的工作电压内会失去电子传导性,这极大
            方法之一,却会降低活性物质的占比,而且在脱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限制了其应用。可以考虑与含极性官能团的物质
            锂的过程中,导电剂很容易发生脱落造成导电通路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结合以提高其水溶性,通过与硅颗粒间形成氢键
            开,从而导致电极的容量快速衰减,使用寿命降低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提高电极的结构稳定性,促进离子与电子的传导,
            导电型黏结剂的开发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。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降低因硅的大体积变化造成的容量损失。
            方面,导电型黏结剂兼具导电剂和黏结剂的作用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2   聚(3,4-乙烯二氧噻吩)︰聚苯乙烯磺酸盐
            不仅可以将活性物质牢固地黏附在铜箔上,还可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PEDOT︰PSS)
            在活性物质之间形成稳定的导电通路,促进离子和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EDOT︰PSS 因具有高导电性、优异的热/化学
            子的传输;另一方面,导电型黏结剂还有利于电极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稳定性和成膜性而在电子产品中引起广泛关注。
            成较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(SEI)层,使电极具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HAO 等  [31] 在 CMC 中引入 PEDOT︰PSS 制备了水
            良好的循环性能。目前,研究的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溶性导电复合黏结剂。PEDOT︰PSS 的引入不仅降
            用导电黏结剂主要有:聚苯胺(PANI)、聚(3,4-乙烯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低了非活性物质的占比,而且由于其优异的成膜性
            二氧噻吩)︰聚苯乙烯磺酸盐(PEDOT︰PSS)、聚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和导电性,有助于在整个电极上形成均匀且连续的
            基聚合物、聚芘类聚合物等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导电桥,从而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性能。在 Si/CMC/
            2.1   聚苯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EDOT︰PSS/AB(乙炔炭黑)质量比为 7/1/1/1 下,该
                 在锂离子电池导电黏结剂中,聚苯胺因具有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极在 100 次循环后保持了 1834 mA·h/g 的放电比
            良的导电性能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。但聚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容量及 98.5%的库仑效率。
            胺本身的可溶性极差,这极大地限制了聚苯胺在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主要依赖于锂离子、电
            结剂中的应用。因此,可通过乳液聚合、掺杂有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子在界面传输通道中的迁移能力。因此,提高聚合
            酸或无机酸等方法对聚苯胺黏结剂进行改性以提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物黏结剂的离子和电子传导性十分重要。ZENG 等                   [32]
            其水溶性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将离子导电聚合物聚环氧乙烷(PEO)和聚乙烯亚
                 因为聚苯胺没有能与硅颗粒相互作用的官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胺(PEI)组装到电子导电聚合物 PEDOT︰PSS 上
            团,因此不能单独大量使用,需要引入羟基、羧基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备了黏结剂 c-PEO-PEDOT∶PSS/PEI,以提高电
            氨基等极性官能团,通过极性官能团与硅颗粒间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极的离子和电子传导性。PEDOT︰PSS 和离子聚合
            成氢键来维持黏结剂与活性材料间的电子传导                     [24-28] 。  物之间的交联和静电相互作用可提高黏结剂的机械
            LEE 等  [29] 将邻氨基苯甲酸和苯胺进行氧化聚合得到                     性能,有助于在体积收缩期间保持硅负极的完整性。
            聚(苯胺-邻氨基苯甲酸)(PAAA)黏结剂。邻氨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聚合物链中 PEO 和 PEI 有丰富的孤电子对,有利于
            苯甲酸中的羧基改善了聚苯胺的溶解性,并提高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锂离子的传输,PEDOT︰PSS 与硅纳米粒子表面的二
            黏结剂与活性物质间的黏合强度。苯胺和邻氨基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氧化硅层通过共价键结合,限制了硅纳米粒子的运
            甲酸物质的量比为 1︰1 的 PAAA 共聚物表现出最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动,从而提高了循环稳定性。使用该聚合物黏结剂的
            的电池性能,并在导电性和机械强度之间达到最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硅负极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和倍率性能。
            平衡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考虑导电聚合物黏结剂的高电子电导率的同
                 ZHANG 等   [30]  采用 植酸 ( PA )掺 杂 聚苯胺           时,提高硅颗粒和集流体之间的黏附性也很重要。
            (PANI),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三维导电黏结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NG 等  [33] 将聚乙烯醇(PVA)、聚多巴胺(PDA)
            (PA-PANI)。一方面,植酸中的磷酸基团(—H 2 PO 4 )                 和 PEDOT︰PSS 物理共混后制备了柔性导电聚合物
            能够与硅颗粒表面的 Si—O 层形成氢键,使聚苯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黏结剂(PPP)。PVA 中含有大量的羟基,大大增强
            黏结剂能够与硅活性材料紧密结合;另一方面,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了硅材料和集电极之间的黏附性,从而提高了锂离
            酸也可以起到交联剂的作用,使聚苯胺黏结剂形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。PDA 含有邻苯二酚基团,不
            三维导电网络结构,促进电子和离子的传输,改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仅具有较高的黏结能力,而且与聚乙烯醇复合后能
            电极的电化学性能。使用植酸掺杂聚苯胺黏结剂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显著提高黏结剂的柔韧性,从而适应硅的体积变化,
            负极(Si@SiO x ,x=0.0823)展现了优异的循环性能。                  提高硅负极的循环稳定性。PPP/Si 负极在 0.1~1.2 V
            此外,作为商用硅负极材料的黏结剂时,其优异的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电压范围内充放电时,经 250 次循环后,容量保持
            化学性能使得硅基负极在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率超过 95%(图 5)。
   43   44   45   46   47   48   49   50   51   52   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