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1 - 《精细化工》2022年第9期
P. 31

第 9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桂霞,等:  含氟盘状液晶研究进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1749·


            互作用使柱状相稳定性显著提升。两类化合物的清

            亮点均随氟原子取代数量的增多而升高。其中,C 2
            化合物具有最高的清亮点(140  ℃)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 年,YARDLEY 等      [32] 通过 Cava 反应与

                 ZHAO 等  [28] 通过 Scholl 反应,进一步合成了一             Suzuki 偶联反应,合成了一类苯并菲与含氟芳烃连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接的并环化合物,结构如下所示。通过 POM、XRD
            系列含极性基团盘状液晶,其中含氟取代的化合物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和 DSC 测试证明,该分子可以形成液晶柱状相,相
            结构如下所示。用 DSC、POM 测试了化合物的液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比于不含氟化合物,含氟衍生物具有更宽的液晶相
            性质,其中仅三氟取代化合物具有液晶性质,用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范围(E 1 :148~177  ℃,E 2 :121~336  ℃),清亮点
            他极性基团取代的苯并菲大多数不具有液晶性质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显著提升了 159  ℃。引起液晶性质显著提升的原因
            相比于 D 5 ,D 6 清亮点提升至 154  ℃,但 D 6 相比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能是,氟化芳烃和芳烃的相互作用有利于 π-π 堆
            D 5 ,熔点降低了 9  ℃。因为极性极强的氟原子显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积,改善了相邻芳烃之间的排斥作用                [13] 。研究表明,
            增强了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,提升了柱状相的有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多环芳烃部分引入氟原子是改善液晶相行为的一种
            度,所以化合物 D 5 、D 6 均具有良好的电荷输运性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〔载流子迁移率 D 5 :1.6×10  cm /(V·s),D 6 :1.5×           可行方法。

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–3
            10  cm /(V·s)〕。研究证明,在苯并菲分子刚性位置
            引入两个以上的氟原子可使柱状相具有更紧密的堆
            积,分子内亲氟、疏氟效应共同作用,有利于液晶
            相的形成     [26,28] 。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酞菁(Pc)相比于苯并菲具有更大的刚性核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π-π 堆积力,使其成为盘状液晶的理想刚性核之一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酞菁及其衍生物不仅具有其他盘状液晶共有的自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装特性以及良好的电子传输性能,而且具有空腔可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配位金属原子,在有机半导体领域受到了广泛的
                 2018 年,郭剑等    [29] 使用微波合成法,发明了一               关注  [33-36] 。但是大部分酞菁类盘状液晶溶解性较差
            种扭曲向列相(TN)型盘状液晶光学补偿膜,结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与熔点较高的性质限制了其更广阔的应用。
            如下所示。相比于现有杂环结构的光学补偿膜,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0 年,AHMIDA 等      [37] 合成了多种含卤原子
            种新型光学补偿膜合成较简单。通过紫外-可见光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硫烷基取代酞菁,其中含氟原子的酞菁结构如下
            测试,波长大于 400 nm 时透过率可达 90%,高于现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示,并通过循环伏安法(CV)研究了其电荷输运
            有光学薄膜的透过率(83%~87%)              [30-31] ,达到目前      性能。通过 DSC 和 XRD 测试发现,该含氟化合物
            商业应用的标准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可以形成柱状液晶相。CV 测试发现,氟原子的取代
   26   27   28   29   30   31   32   33   34   35   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