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6 - 《精细化工》2023年第2期
P. 86
·308·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40 卷
燥 24 h,直接用于下一次光催化实验,重复利用 5
次后,探讨其光催化循环性能。
2 结果与讨论
2.1 结构表征分析
2.1.1 微观结构表征
光催化剂的 SEM 图如图 2 所示。
图 3 50% Cu 2 S/缺陷型 UiO-66 的 EDS 图
Fig. 3 EDS mapping images of 50% Cu 2 S/defective UiO-66
2.1.2 XRD 分析
XRD 是目前表征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缺陷最常
用的方法之一。产生缺陷后,UiO-66 的结晶度会发
生改变,结晶度的变化可以通过 XRD 检测并映射到
其结构的变化。图 4 是 Cu 2 S、缺陷型 UiO-66 和 Cu 2 S/
缺陷型 UiO-66 复合光催化剂的 XRD 谱图。
a—Cu 2S;b—缺陷型 UiO-66(插图为局部放大);c—50% Cu 2S/
缺陷型 UiO-66;d—50% Cu 2S/缺陷型 UiO-66 局部放大
图 2 光催化剂的 SEM 图
Fig. 2 SEM images of photocatalysts
如图 2a 和图 2b 所示,纯 Cu 2 S 呈薄层的雪花状,
缺陷型 UiO-66 具有八面体结构。如图 2c 所示,50%
Cu 2 S/缺陷型 UiO-66 的形貌与 Cu 2 S 基本相同,缺陷
型 UiO-66 则包覆在雪花状 Cu 2 S 的表面形成片状结
构,增强了材料间的界面结合程度,为 Cu 2 S 和缺陷 图 4 Cu 2 S、UiO-66、缺陷型 UiO-66 和 Cu 2 S/缺陷型 UiO-66
复合光催化剂的 XRD 谱图
型 UiO-66 之间形成异质结提供了前提条件,有利于 Fig. 4 XRD patterns of Cu 2 S, UiO-66, defective UiO-66
光生电子的转移 [29] 。由图 2d 可以观察到,缺陷型 and Cu 2 S/defective UiO-66 composite photocatalyst
UiO-66 均匀地附着在雪花状 Cu 2 S 的表面上,说明
50% Cu 2 S/缺陷型 UiO-66 复合光催化剂的成功制 由图 4 可以看到,2θ=7.4°、8.5°和 25.7°处为
UiO-66 和缺陷型 UiO-66 的特征衍射峰。经酸调节
备,同时有效地解决了缺陷型 UiO-66 纳米催化剂易
的缺陷型 UiO-66 与 UiO-66 相比,缺陷型 UiO-66
团聚的问题。此外,50% Cu 2 S/缺陷型 UiO-66 复合
的特征峰明显增强,这种变化可以归因于 TFA 与氨
光催化剂的 EDS 测试结果如图 3 所示。Zr、Cu、S、
基对苯二甲酸配体发生了竞争配位,这种竞争配位
O 和 C 元素(质量分数分别为 12%、49%、18%、
16%和 5%)均匀地分布于材料表面,进一步证实了 打破了配体与金属团簇之间原有的配位平衡,导致
UiO-66 的结晶速度变慢,从而提高了缺陷型 UiO-66
缺陷型 UiO-66 均匀地负载在 Cu 2 S 的表面。
的结晶度。对于 Cu 2S,其在 2θ=34.1°、37.7°、46.9°
和 48.8°处尖峰分别对应于(382)、(139)、(573)
和(412)晶面,与 Cu 2 S 的标准卡(JCPD No. 9-328)
一致 [30] ,说明结晶度良好。在 Cu 2 S/缺陷型 UiO-66
的 XRD 图中,可以清晰看到 Cu 2 S 和缺陷型 UiO-66
的特征峰,说明复合光催化剂的形成没有破坏 Cu 2 S
和缺陷型 UiO-66 的晶格结构,且尖锐的衍射峰表明
所制备的 Cu 2 S/缺陷型 UiO-66 具有良好的结晶性,
有利于降低电子传递的阻力 [31] 。缺陷型 UiO-66 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