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6 - 《精细化工》2023年第6期
P. 126
·1276·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40 卷
收光谱中有两个主峰(Ⅰ位于468~480和491~499 nm; 2.2 单晶分析
Ⅲ位于 483~498 和 507~516 nm)。随着溶剂极性的 通过 X 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晶态下的分子间相互
增大(甲苯<二氯甲烷<丙酮<乙腈<二甲基亚砜), 作用力和堆积方式,精确阐释结构和固态光学性能
配体的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发生轻微的蓝移。Ⅰ的荧光 之间的关系。化合物Ⅰ~Ⅳ的单晶数据(CCDC 号分
发射光谱有 1 个主峰和 1 个肩峰,主峰在 585~592 nm 别为 2182725、2182726、2182727、2182728)可有
之间,荧光发射峰和紫外-可见吸收峰呈镜像对称。 效地关联其结构与固体荧光的关系。使用 Mercury
Ⅲ在 613~625 nm 之间有 1 个较宽的荧光发射峰。Ⅲ 和 Diamond 软件可视化晶体结构,用 Mercury 测量
的紫外-可见吸收峰和荧光发射峰的位置相比于Ⅰ 平行平面间距离和分子间 C—H…π 弱相互作用力之
红移了 15~33 nm,由于其结构易于旋转,荧光量子 间的距离。为了更精确地考察平面间 π-π 堆积作用
产率均小于 1%。 强弱,取有 π-π 相互作用的两平面,用 Diamond 软
BODIPY 染料(Ⅱ和Ⅳ)与配体结构差别较大, 件计算吲哚上苯环中心及萘环中心位置,并分别计
其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有明显差异。 算出各中心间的距离,计算出平面间的滑移面、滑
Ⅱ和Ⅳ的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的两个主峰,分别处在 移角,从而考察分子间 π-π 堆积相互作用的强弱。
496~506、532~543 nm 和 520~530、557~570 nm;对应
图 3 为化合物Ⅰ~Ⅳ的晶体结构主视图和侧视
的两个荧光发射主峰在 550~557、589~597 nm 和
图。可以看出,主视图中Ⅰ~Ⅳ的晶体结构和目标结
580~587、623~629 nm。氟硼配位后,分子刚性显著
构一致。从侧视图分析甲基及硼配位对分子平面性
增强,在 5 种不同极性溶剂中Ⅱ和Ⅳ的荧光量子产率
的影响。在两个五元环中,分别取相连的 C—N—C
分别为 37.9%(乙腈)、41.8%(丙酮)、50.4%(二
3 个原子作平面,Ⅰ~Ⅳ的吲哚平面和萘环平面的夹
甲基亚砜)、57.6%(二氯甲烷)、71.8%(甲苯)和
角分别是 6.25°、4.74°、8.87°和 5.40°,meso 位甲基
40.8%(乙腈) 、40.7%(丙酮)、46.2%(二甲基亚砜)、
的引入增大了平面的扭曲,BODIPY 的形成减小了
53.9%(二氯甲烷)、65.8%(甲苯)。结果表明,该
分子的平面扭曲程度,4 个物质中Ⅱ的平面性最高。
化合物的吸收和发射位置基本不受溶剂化效应的影
响。无论配体还是 BODIPY 染料,meso 位甲基的存
在使得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位置均发
生了明显的红移,荧光光谱进入红光区。
表 1 为化合物Ⅰ~Ⅳ在日光和紫外光下的固体
荧光数据。如表 1 所示,日光下Ⅰ和Ⅳ为橘红色,
图 3 化合物Ⅰ(a、b)、Ⅱ(c、d)、Ⅲ(e、f)和Ⅳ(g、
Ⅱ为红色,Ⅲ颜色偏暗。测得Ⅰ~Ⅳ的最大固体荧光 h)的晶体结构主视图和侧视图
发射峰分别位于 651、691、685 和 677 nm。在 365 nm Fig. 3 Top and side view of Ⅰ (a, b), Ⅱ (c, d), Ⅲ (e, f)
紫外光照射下,其固体荧光量子产率分别为 6.8%、 and Ⅳ (g, h)
14.6%、11.0%和 76.3%。对于配体,甲基的引入使
图 4 为Ⅰ(a)、Ⅲ(b)、Ⅱ(c)和Ⅳ(d)晶体结构中吲
固体荧光波长显著增加,Ⅲ较Ⅰ的波长红移了 34 nm;
哚上苯环中心位置(Q1、Q2)以及萘环中心位置(Q3、
对于 BODIPY 染料,引入甲基后Ⅳ较Ⅱ波长蓝移了
14 nm,但固体荧光量子产率提高了 4.2 倍。 Q4)。其中,萘环中心位置虚原子用红色表示,吲
哚上苯环中心的距离用蓝线表示,吲哚上苯环中心
表 1 化合物Ⅰ~Ⅳ在日光和紫外光下的固体荧光数据 与相邻萘环中心距离用黄色表示,萘环中心之间的
Table 1 Solid fluorescent data of compound Ⅰ ~ Ⅳ at 距离用红线表示。在计算平面时,选择萘环上的 10
sunlight and ultraviolet light
个原子和吲哚苯环上的 6 个原子分别作平面。
Ⅰ Ⅲ Ⅱ Ⅳ
Ⅰ属于单斜晶系,其堆积结构如图 5A 所示。
日光下 晶胞中 4 个分子交叉堆积(红色标号 1~4),图 5A
中红色标号 2 和 3 两个分子反向平行堆积形成微弱
①
紫外光下 的 π-π 相互作用力;红色标号 1、4 分子萘环上的氢
与标号 2、3 分子平面形成两组 C—H…π 相互作用,
λ/nm ② 651 685 691 677
距离分别为 0.2567 和 0.2639 nm。进一步考察了Ⅰ
φ FL/% ③ 6.8 11.0 14.6 76.3
τ/ns ④ 1.6 1.7 4.5 3.7 晶胞中标号 2 和 3 环间的相互作用力(图 5B),以
两个萘环为平面,平面间距离为 0.3776 nm,质心间
①激发波长 365 nm;②最大固体荧光发射峰处波长;③固
体荧光量子产率;④荧光寿命。 的距离分别为 1.1654、0.6125 和 0.4430 nm。吲哚环
和萘环间质心距离最小,以这两个平面计算的滑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