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0 - 精细化工2020年第2期
P. 110

·312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细化工   FINE CHEMIC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37 卷

            发生了深度加氢,十氢喹啉选择性升高,1,2,3,4-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后的 XRD 谱图。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,3 个样品在
            氢喹啉选择性有所降低。同时,1,2,3,4-四氢喹啉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θ=22°附近出现的衍射峰归于无定型 SiO 2 的衍射
            收率随氢气压力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峰,在 2θ=34°和 60°附近出现的衍射峰归于镍硅酸
            当氢气压力为 3 MPa 时,1,2,3,4-四氢喹啉收率最高,                   盐的特征衍射峰       [16] ,说明蒸氨水热法制备的催化剂
            为 95.4%。因此,氢气压力为 3 MPa 较适宜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形成了硅酸盐层状结构且经过焙烧后仍保留了该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构。经 H 2 还原后,镍硅酸盐的衍射峰减弱,同时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θ=44°附近出现了 Ni 的特征峰          [16] ,说明催化剂中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镍硅酸盐已还原为 Ni ,同时催化剂表面仍有部分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硅酸盐结构。由催化剂 Ni/SiO 2 -IMP 的 XRD 谱图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看出(图 4b),还原前,催化剂在 2θ=37°、43°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°和 75°处出现了明显的特征衍射峰,归于 NiO 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特征峰   [17] 。该催化剂没有出现镍硅酸盐的特征衍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峰,说明该催化剂中没有形成硅酸盐结构。经 H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还原后,Ni/SiO 2 -IMP 中 NiO 衍射峰消失,同时在 2θ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 44°、52°和 76°出现 Ni 的特征峰,说明 NiO 已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2    氢气压力对喹啉加氢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还原为 Ni 。此外,催化剂 Ni-PS-AEH 的 XRD 曲线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Fig. 2    Effect of H 2  pressure on the hydrogenation of quinoline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 Ni 的特征衍射峰明显宽于 Ni/SiO 2 -IMP 的特征衍
            2.1.4    反应时间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射峰,说明该催化剂中的 Ni 分散性好,粒径较小。

                 确定适宜反应温度 100  ℃,反应氢压 3 MPa,
            在投料比 30∶1、乙醇 30  mL、搅拌速率 300  r/min
            条件下,考察了反应时间对催化剂 Ni-PS-AEH-400
            作用下喹啉加氢的影响,结果见图 3。如图 3 所示,
            当反应时间为 30 min 时,Ni-PS-AEH-400 催化剂活
            性较低,喹啉转化率仅为 32.8%,1,2,3,4-四氢喹啉
            选择性为 97.3%。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,喹啉转化
            率在逐渐上升,当反应时间达到 120min 时,喹啉转
            化率达到 99.0%,1,2,3,4-四氢喹啉选择性为 96.4%,
            收率为 95.4%。进一步延长反应时间至 150  min,
            1,2,3,4-四氢喹啉收率没有明显变化,因此,优化后
            反应时间定为 120 min。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—Ni-PS-AEH; b—Ni/SiO 2-IMP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4    镍基催化剂的 XRD 图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4    XRD patterns of Ni-based catalysts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3    反应时间对喹啉加氢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5 为不同催化剂的 FTIR 图。由图 5 可以看
            Fig.  3    Effect  of  reaction  time  on  the  hydrogenation  of   出,催化剂 Ni-PS-AEH-400 和 Ni/SiO 2 -IMP 均在 1120
                   quinoline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和 800 cm 处出现了振动峰,分别归于无定型 SiO 2
            2.2    催化剂表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 Si—O—Si 键的不对称伸缩振动峰和对称伸缩振
            2.2.1    催化剂结构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动峰  [18] 。Ni-PS-AEH-400 焙烧前后的样品均在 66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1
                 图 4a 为催化剂 Ni-PS-AEH-400 前驱体和还原前               和 3623 cm 处出现了振动峰,分别归于镍硅酸盐结
   105   106   107   108   109   110   111   112   113   114   1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