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84 - 《精细化工》2020年第8期
P. 184
·1682·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7 卷
了碱种类对反应的影响,可知 Na 2 CO 3 的效果最好, 2.2 底物拓展
8-氨基喹啉衍生物的转化率为 87%,Ⅲa 的收率为 在最优反应条件下,对反应底物进行了拓展实
50%。序号 8~11 考察了铜盐种类对反应的影响,可 验。结果表明,苯环上对位甲基取代的转化率为
知 CuI 对反应的催化效果最好,Ⅲa 收率为 50%。 83%,收率为 47%(Ⅲb),表明苯环对位取代甲基
对比序号 8、12 和 13 可知,序号 12 表明当加入 对反应基本无影响。苯环上对位氯、溴和碘取代的转
20%CuI 时,反应收率降低。序号 13 表明当加入 化率分别为 80%、77%和 74%,收率分别为 47%、40%
5%CuI 时,反应收率同样降低,因此 CuI 较好的加 和 36% (Ⅲc~Ⅲe)。随着卤素原子半径的增大,收
入量为 10%。对比序号 8、14 和 15 可知,Na 2 CO 3 率依次降低,可能是由于 C—X 键稳定性降低,导
较适宜的加入量为 0.4 mmol。序号 16~17 表明,当Ⅱ
致副反应增多,收率下降。苯环上为 4-苯基取代时,转
加入量为 0.4 或 0.8 mmol 时,Ⅲa 的收率都小于
化率为 81%,收率为 40%(Ⅲf)。苯环上为 4-三氟
0.6 mmol(序 号 8), 因此Ⅱ较 适 宜的加入 量 为
甲氧基取代时转化率为 90%,收率最高为 58%(Ⅲg)。
0.6 mmol。序号 18~19 中,反应时间为 8 h 和 16 h
苯环对位甲基硫醚取代的转化率为 84%,收率为
时,Ⅲa 的收率分别为 35%和 48%,反应时间小于
48%(Ⅲh),表明硫醚不会降低催化剂活性,对收
12 h 时的收率。因此,延长反应时间使副反应增多,
率基本不影响。当苯环上为 2-氯取代时转化率为
产率略微下降。序号 20~21 表明,当缺少 fac-Ir(ppy) 3
69%,收率为 34%(Ⅲi),可能是苯环邻位氯原子
或者 CuI 时,反应无法发生。所以,优化得到的最佳
位阻增大,从而造成铜的配位能力减弱,使产率降
实验条件为:Ⅰ(0.2 mmol)、Ⅱ(0.6 mmol)、
低。当苯环上分别为 2-甲基-4-氯取代和 2-甲基-5-
fac-Ir(ppy) 3 (0.004 mmol)、Na 2 CO 3 (0.4 mmol)、
氟取代时,反应转化率分别为 80%和 83%,收率分
CuI(10%)、CHCl 3 (2 mL),蓝色 LED 灯照射,
氮气保护,室温下反应 12 h。 别为 41%(Ⅲj)和 47%(Ⅲk),表明苯环邻位甲基
的位阻较小,对反应的影响很小。将苯基换成异丙
表 1 反应条件的优化 基得到的转化率为 81%,收率为 47%(Ⅲl),表明
Table 1 Optimization of reaction conditions
烷基不影响反应进行。当将苯基换作环己基或者四
转化率/ 收率/
序号 光敏剂 碱 溶剂 铜盐 氢呋喃基时,转化率分别为 73%和 65%,收率分别
% %
1 fac-Ir(ppy) 3 Cs 2CO 3 乙酸乙酯 CuI 34 15 为 36%(Ⅲm)和 30%(Ⅲn),这是因为环烷基具
2 fac-Ir(ppy) 3 Cs 2CO 3 C H 2Cl 2 CuI 59 27 有的空间位阻较大,造成收率降低。当底物中含有
3 fac-Ir(ppy) 3 Cs 2CO 3 CH 2ClCH 2Cl CuI 62 30 氰基时,转化率为 50%,收率为 21%(Ⅲo),可能
4 fac-Ir(ppy) 3 Cs 2CO 3 C H C l 3 CuI 70 38
5 fac-Ir(ppy) 3 K 2CO 3 C H C l 3 CuI 77 38 是氰基的强吸电子效应,使自由基中间体较难产生,
6 fac-Ir(ppy) 3 NaHCO 3 C H C l 3 CuI 42 10 造成收率较低。
7 fac-Ir(ppy) 3 NaOH CHCl 3 CuI 30 极少 2.3 反应机理探讨
8 fac-Ir(ppy) 3 Na 2CO 3 C H C l 3 CuI 87 50 用 TEMPO 进行机理验证实验,GC-MS 检测到
9 fac-Ir(ppy) 3 Na 2CO 3 C H C l 3 CuCl 65 23 原料Ⅰ,未检测到产物Ⅲ,同时还检测到 TEMPO—
10 fac-Ir(ppy) 3 Na 2CO 3 C H C l 3 CuBr 74 30
11 fac-Ir(ppy) 3 Na 2CO 3 C H C l 3 C u 2O 52 16 CF 2 CO 2 Et。说明反应过程中产生了二氟乙酸乙酯自
12 fac-Ir(ppy) 3 Na 2CO 3 C H C l 3 C u I ① 78 40 由基,其被 TEMPO 捕获,从而抑制了反应的进行。
13 fac-Ir(ppy) 3 Na 2CO 3 C H C l 3 C u I ② 63 34 本文光诱导反应的可能机理如图 1 所示。
14 fac-Ir(ppy) 3 Na 2CO 3 ③ C H C l 3 CuI 67 38 由图 1 可知,Ir(Ⅲ)受 LED 光照射,Ir(Ⅲ)
15 fac-Ir(ppy) 3 Na 2CO 3 ④ C H C l 3 CuI 70 45
⑤
16 fac-Ir(ppy) 3 Na 2CO 3 C H C l 3 CuI 79 41 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,激发态再将电子给予二氟溴
–
⑥
17 fac-Ir(ppy) 3 Na 2CO 3 C H C l 3 CuI 82 47 乙酸乙酯,生成 Br 、Ir(Ⅳ)和二氟乙酸乙酯自由
⑦
18 fac-Ir(ppy) 3 Na 2CO 3 C H C l 3 CuI 82 35 基。碘化亚铜与Ⅰ配位后脱去碘化氢,生成中间体
⑧
19 fac-Ir(ppy) 3 Na 2CO 3 C H C l 3 CuI 92 48 A。Ir(Ⅳ)得到电子生成 Ir(Ⅲ),一价铜配合物
20 fac-Ir(ppy) 3 Na 2CO 3 C H C l 3 无 0 0
21 无 N a 2CO 3 C H C l 3 C u I 0 0 A 失去电子生成二价铜配合物 B,二氟乙酸乙酯自
由基和 B 经过单电子转移(SET)生成中间体 C。中
注:反应条件,Ⅰ(0.2 mmol)、Ⅱ(0.6 mmol)、fac-Ir(ppy) 3
(0.004 mmol)、碱(0.4 mmol)、铜盐(0.02 mmol)、溶剂 间体 C 脱去氢质子生成中间体 D,同时 Na 2 CO 3 结
(2 mL),蓝色 LED 灯照射,氮气保护,室温下反应 12 h;① – +
合氢质子生成 NaHCO 3,Br 与 Na 结合生成 NaBr,最
CuI(20%);②CuI(5%);③Na 2CO 3(0.2 mmol);④Na 2CO 3 后,中间体 D 接收碘化氢后脱掉碘化亚铜,生成Ⅲ,
(0.6 mmol);⑤Ⅱ为(0.4 mmol);⑥Ⅱ为(0.8 mmol);⑦反
应时间为 8 h;⑧反应时间为 16 h。 完成催化循环 [18]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