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4 - 《精细化工》2023年第1期
P. 114
·106·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40 卷
2.3.2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件在所涉及因素范围内。响应面坡度陡峭程度反映
响应面实验中三因素交互作用对板栗苞提取物 交互效应的强弱,图 5c 的鞍面最陡,表明 A 与 C
抑菌率的影响如图 5 所示。 的交互作用最大,表明其对板栗苞提取物的抑菌活性
由图 5 可知,响应面图均为开口向下的凸形曲 的交互作用最明显 [33] 。由图 5a、b 可知,这两图的坡
线,说明响应值存在极高值。3 个图形的等高线中 度也呈陡峭的椭圆形,说明 B 与 C、A 与 B 对抑菌率
心均位于–1~1 水平,表明以抑菌活性为提取最优条 有一定的交互作用;乙醇体积分数、提取温度和料液
比对抑制率的影响与回归方程的结果一致。
2.3.3 最佳条件的确定及验证实验
利用 Design-Expert 8.0.6 软件分析得到板栗苞
抑 菌物质 提取 的最优 条件 为:乙 醇体 积分 数
42.79%,液料比 18.63∶1,提取温度 51.57 ℃。预
测提取物质量浓度为 0.5 g/L 时抑菌率为 67.18%。
为适合实验操作,调整乙醇体积分数为 45%、液料
比为 20∶ 1、提取温度 为 50 ℃, 提取时间为
120 min,在此条件下进行 3 次验证实验,抑菌率为
61.27%±2.60%,达到预测抑菌率的 91.20%,说明应
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板栗苞提取工艺参数可靠,
具有一定参考价值,且板栗苞提取物抑制痢疾杆菌
活性较好。
2.4 板栗苞提取物及各萃取物中总多酚、总黄酮含
量的测定
按 1.2.5 节对板栗苞提取物进行萃取,按 1.2.6
节对板栗苞提取物及各层萃取物进行总多酚、总黄
酮含量测定,结果如表 4 所示。
表 4 板栗苞各提取物的总酚、总黄酮含量
Table 4 Total phenol and total flavonoid contents of extracts
from chestnut burs
总酚含量/ 总黄酮含量/
样品
(mg GA/g) (mg rutin/g)
CW 32.89±0.99 77.09±2.08
CE 35.07±0.36 82.81±1.57
CC 33.21±0.56 79.51±2.24
CEW 42.05±0.18 77.49±2.51
CEY 46.27±1.44 151.96±0.59
CED 39.24±0.18 127.96±2.16
CES 41.42±0.90 139.04±3.10
注:含量为平均值±SD,SD 为平行 3 次实验的标准差。
由表 4 可知,板栗苞乙酸乙酯萃取层总酚含量
〔(46.27±1.44) mg GA/g〕在各萃取层中最高,水层
〔(42.05±0.18) mg GA/g〕次之。总黄酮含量的测定
结果与多酚相似,板栗苞乙酸乙酯层总黄酮含量
〔 (151.96±0.59) mg rutin/g 〕最 高,石油 醚层
〔(139.04±3.10) mg rutin/g 〕次之 ,水相中
〔(77.49±2.51) mg rutin/g〕中总黄酮含量较少。研究
图 5 3D 响应面分析 发现,提取物中多酚和黄酮的含量在抑制细菌生长
Fig. 5 3D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中起关键作用,由于羟基可以与细胞膜形成质子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