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 - 《精细化工》2023年第1期
P. 35

第 1 期                     刘   涛,等:  基于有序多孔材料磷酸盐吸附剂的研究进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27·


            材料吸附剂的金属质量分数标化后的磷酸盐吸附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效率。然而,随着金属质量分数的提高,吸附剂
            量明显更高。研究结果表明,有序多孔材料作为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金属质量分数标化后的磷酸盐吸附容量有所下降,
            体可有效提高金属的分散性,提高单位质量金属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主要原因可能为高质量分数的金属氧化物/氢氧化
            磷酸盐提供的活性位点数,从而提高其吸附磷酸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物仍易团聚,从而导致金属吸附容量的下降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1  基于不同有序多孔材料的金属基吸附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ble 1    Metal-based adsorbents based on different ordered porous materials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载体       活性     磷酸盐最大吸附容量/        金属质量      标化吸附容量/      参考
                   吸附剂          温度    pH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类型       金属          (mg/g)        分数/%     〔mg/(g M)〕  ①  文献
             La 0.04M41 ②        25   7.0  MCM-41       La         26.7           7.53       354.58     [26]
             LC-ZSM-5 ③          30   5.5  ZSM-5        La         45.00          6.98       644.70     [27]
             La 2O 3(15.7)@OCMK-3  25  7.0  CMK-3       La         ~47.62        13.39      ~355.64     [36]
             La 2O 3(5)@MCN      25   6.3  MCN          La          20.37         5.00       407.40     [37]
             La 40SBA-15         25   — ⑦  SBA-15       La          29.08        11.16       260.57     [46]
             La 25MM1 ④          25   7.0  MCM-41       La         22.00          7.53       292.16     [48]
             FMS-0.1La ⑤         25   5.0  FMS          La         42.76         16.56       258.21     [53]
             HMS-1/5             25   —     HMS         La          47.89        22.44       213.41     [61]
             La-NN-M41 ⑥         25   7.0  MCM-41       La         54.30          8.61       630.66     [73]
             MIL-101@Zr(DS)'     25   6.5  MIL-101(Cr)  Zr         21.28          1.41      1513.85     [22]
             ZrO 2(29.5)@CMK-3   25   6.5  CMK-3        Zr         21.27         21.82        97.48     [35]
             ZrO 2(5)@MCN        25   6.3  MCN          Zr          28.74         5.00       574.80     [37]
             SBA-15-Zr1          25   6.2  SBA-15       Zr          8.85          1.55       570.97     [45]
             HMS-Zr              25   6.0  HMS          Zr          9.93          3.39       292.92     [60]
             S15-NN-Fe-0.5       35   5.0   SBA-15      Fe          20.70         2.41       858.92     [47]
             Fe-NN-M41           25   6.0   MCM-41      Fe          51.80         5.01      1033.93     [26]
             Al-NN-M41           25   6.0   MCM-41      Al          67.10         2.63      2551.33     [26]
             Al 10SBA-15         25   6.4  SBA-15       Al          26.72        10.00       267.20     [43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5   —    无            La         55.56         72.02        77.14     [74]
             La(OH)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  6.7~6.9 无          Zr         29.71         73.98        40.16     [75]
             中孔 ZrO 2
             Fe 3O 4             30   —    无            Fe          5.03         72.41         6.95     [76]
             Al 2O 3             25   6.5  无            Al          14.66        52.94        27.69     [77]
                ①为标化吸附容量,为磷酸盐最大吸附容量/金属 M 质量分数,M 为 La、Zr、Fe、Al;②M41 代表 MCM-41;③LC 代表 La 2CO 3;
            ④MM1 为氨基官能化的 MCM-41;⑤花状介孔 SiO 2;⑥NN-M41 为双氨基修饰的 MCM-41;⑦为文献未给出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还可与—OH 通过配体交换作用而被吸附                 [30-31,69] 。当
            3   磷酸盐吸附的影响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H > 7 时,溶液中 OH 逐渐占据主导地位,吸附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过去质子作用逐渐带负电荷,并与磷酸根离子产
            3.1   pH
                 磷酸根离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取决于水体 pH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生静电斥力,从而抑制了磷酸根离子的吸附。此外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其解离平衡方程如下: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H 可与磷酸根离子竞争活性位点,进一步抑制了
                    H PO   3  4  H PO   2    4  H   pK   1  2.13   (1)   吸附剂对磷酸盐的吸附。因此,大部分吸附剂的磷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78-83]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酸盐吸附容量随着 pH 的增加而逐渐减小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。根
                    H PO   2    4  HPO 2  4    H   pK   2  7.20    (2)   据在碱性条件下磷酸盐吸附容量较低的研究结果,
                     HPO 2  4    PO 3  4    H   pK   3  12.33    (3)   大部分吸附剂可通过碱液进行脱附再 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
                 当 pH < 7 时,溶液中 H 占主导地位,吸附剂由                   [22,26,34,47,52,71] 。
            于质子化而带正电荷,同时磷酸根离子的主要存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.2   水体共存阴离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形式为 H 2 PO 4 ,易通过静电吸引作用与吸附剂相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自然水体中含有大量的无机阴离子,如 Cl 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合。此外,有序多孔材料经官能团化或金属修饰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O 3 、SO 4 和 CO 3 等,可能与磷酸盐竞争吸附位点。
            可提高其等电点,也有利于其吸引磷酸根离子与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通过静电吸引作用去除磷酸盐的吸附剂而言,竞
            能团或者金属相结合。含有 M—OH 基团的吸附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争性阴离子可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取代已经与活性位
            去除磷酸盐过程中除了静电吸引作用,磷酸根离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点结合的磷酸根离子。因此,此类型吸附剂的磷酸盐
   30   31   32   33   34   35   36   37   38   39   4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