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5 - 201906
P. 95

第 6 期            张喜峰,等:  螺旋藻多糖铁(Ⅲ)配合物的制备、抗氧化及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1101·


                 由图 4 可知,SP 和 SP-Fe(Ⅲ)的 XRD 曲线有                    如图 5 所示,SP 和 SP-Fe(Ⅲ)在尺寸上有较
            较大差异,SP 有一个较宽的强度较弱的衍射峰,S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差异;SP 颗粒呈片状结构,相互支撑,排列松散;
            化学修饰形成 SP-Fe(Ⅲ)后在 2=12.24、17.95、                SP-Fe(Ⅲ)表现为表面平整光滑的尺寸较大的片状
            21.97处出现了新的衍射特征峰。可推测 SP 与 Fe                      形貌。
            (Ⅲ)间形成了螯合物。此结果与崔洁芬                    [26] 等人对     2.6    SP-Fe(Ⅲ)抗氧化活性评价
            浒苔多糖螯合铁的 XRD 测定结果具有相似性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PPH•是一个稳定的自由基,其在 517 nm 处有
            2.5    扫描电镜形态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大吸收峰,已被广泛用于评价植物提取物和食品
                 SP 和 SP-Fe(Ⅲ)的 SEM 图见图 5。                     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          [27] 。SP、SP-Fe(Ⅲ)对 DPPH•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清除呈现浓度依赖性。SP 和 SP-Fe(Ⅲ)体外抗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化活性比较结果见表 1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表 1 可知,SP、SP-Fe(Ⅲ)和 V C 对 DPPH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 EC 50 分别为 1.48、2.84 和 0.018 g/L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P、SP-Fe(Ⅲ)和 V C 对 ABTS •清除能力大小


                  图 5  SP(A)和 SP-Fe(Ⅲ)(B)SEM 图                 顺序为:V C >SP>SP-Fe(Ⅲ)。SP、SP-Fe(Ⅲ)和
               Fig. 5    SEM images of SP (A) and SP-Fe(Ⅲ) (B)   V C 的 EC 50 分别为 1.36、1.766 和 0.047 g/L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1  SP 和 SP-Fe(Ⅲ)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ble 1    Comparation of in vitro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SP and SP-Fe (Ⅲ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C 50/(g/L)
                样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PPH•           ABTS •            •OH             O 2•        脂质过氧化抑制活性
                 V C        0.018±0.0045    0.047±0.017     0.021±0.0016     0.081±0.012         0.079±0.019
                 SP         2.840±0.3900     1.360±0.250     2.970±0.270     8.470±0.410          1.480±0.190
             SP-Fe(Ⅲ)       1.480±0.2600    1.766±0.340      1.070±0.290     3.190±0.410         5.167±0.290

                 SP 和 SP-Fe(Ⅲ)对•OH 清除能力的 EC 50 分别              达 83.64%。说明 SP-Fe(Ⅲ)可作为一种新型补铁
            为 2.97 和 1.07  g/L,二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;但均                   剂用于治疗 IDA。
            低于 V C (EC 50 =0.021 g/L)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     SP、SP-Fe(Ⅲ)和 V C 对 O 2 •清除能力的 EC 50
            顺序为 V C >SP-Fe(Ⅲ)>SP。
                 V C 对脂质过氧化抑制活性(EC 50 =0.079  g/L)
            显著高于 SP、SP-Fe(Ⅲ)。
                 采用五轴蛛网图综合比较 SP 和 SP-Fe(Ⅲ)抗
            氧化活性,其抗氧化活性通过由轴顶点构成的区域
            面积进行衡量       [28] ,结果见图 6,其中,坐标轴上数
            据为清除率。如图 6 所示,当 SP 和 SP-Fe(Ⅲ)质
            量浓度为 1 g/L 时,SP-Fe(Ⅲ)构成区域面积是 SP
            面积的 1.19 倍,表明 SP-Fe(Ⅲ)抗氧化活性高于
            SP;可推断,SP 经化学修饰后形成 SP-Fe(Ⅲ)仍

            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。
            2.7    SP-Fe(Ⅲ)体外释放 Fe(Ⅲ)质量分数测定                    图 6  5 轴蛛网图对 SP 和 SP-Fe(Ⅲ)体外抗氧化活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比较
                 SP-Fe(Ⅲ)在人工模拟胃肠液中释放 Fe(Ⅲ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6    5-Axe cobweb charts of SP and SP-Fe (Ⅲ)
            质量分数变化情况见图 7。
                 由图 7 可知,在模拟人工肠液中,SP-Fe(Ⅲ)                     2.8   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分析
            具有较好的释放 Fe(Ⅲ)的能力,在 pH 2.0 人工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淋巴细胞增殖是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级联反应
            液中,消化 15  min 后 Fe(Ⅲ)释放量为 24.56%,                  过程中的关键事件。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可作为一
            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,2 h 时,其释放量可达 66.42%;                     种评价 T 淋巴细胞活性的方法            [29] 。因此,采用淋巴
            在 pH 8.0 人工肠液中继续消化 3 h 后,其释放量可                     细胞增殖法评价 SP 和 SP-Fe(Ⅲ)的免疫调节活性,
   90   91   92   93   94   95   96   97   98   99   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