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3 - 201907
P. 173

第 7 期              俞力栋,等:  对-(4,6-二氯-1,3,5-三嗪-2-氧基)苯磺酸钠的合成及其鞣革性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·1419·


            能团类型,鞣制温度会对其与皮胶原纤维之间结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2 =40 ℃、T 3 =50 ℃,t 2 =t 3 =2 h)的阶梯控制方式,
            产生影响。为探究鞣制温度对坯革鞣制效果的影响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改变鞣剂渗透时间(t 1 ),结果见图 5。从图 5 可知,
            依据表 1 所示的鞣制工艺方法进行鞣制对比实验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适当延长鞣剂鞣制初期的渗透时间,可以增加坯革
            结合皮革鞣制操作过程特征,鞣制过程温度控制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收缩温度,当初始渗透时间超过 2  h 后,对坯革
            式分别设定为Ⅰ(T 1 =T 2 =T 3 =25 ℃;t 1 =t 2 =t 3 =2  h)、  收缩温度的提升作用不大。因此,TSP 鞣剂在鞣制
            Ⅱ(T 1 =25 ℃,T 2 =T 3 =40 ℃;t 1 =t 2 =t 3 =2 h)和Ⅲ(T 1 =   初期的渗透时间为 2 h。
            25 ℃,T 2 =40 ℃,T 3 =50 ℃;t 1 =t 2 =t 3 =2 h)3 种模式,
            提碱 pH 的 Z 数值控制在 5.5~6.0,鞣制温度对坯革
            收缩温度的影响见图 4。从图 4 可以看出,在模式
            Ⅰ下,鞣制后坯革收缩温度只达到 73.8 ℃,在模式
            Ⅱ时,坯革收缩温度达到 76.1 ℃,在模式Ⅲ时,坯
            革收缩温度达到 78.4 ℃,说明鞣制过程提高温度,
            有助于加快鞣剂渗透的速度,增加其与胶原纤维上
            氨基的结合,坯革收缩温度明显提高。考虑皮革鞣
            制过程起始皮坯生皮特性以及鞣制提温操作可行
            性,鞣制工艺方法的温度控制宜采用类似模式Ⅲ形

            式的阶梯升温方式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5  TSP 鞣剂渗透时间对坯革收缩温度的影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 5    Effect  of  TSP  penetration  time  on  the  shrinkage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emperature of leather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5    提碱 pH 对坯革收缩温度的影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SP 鞣剂分子对皮胶原大分子的鞣制机制是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嗪环上的活性氯与蛋白质分子侧链上氨基的反应形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 N—C 联结的共价键,其反应衍生的副产物是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化氢,在鞣制过程中鞣液 pH 会不断下降,因此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鞣剂完成渗透过程后,只有不断调节鞣液的 pH,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渐消耗鞣制过程释放的氯化氢,才能使鞣制过程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化学平衡逐渐向所期望的方向转化。按照表 1 鞣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艺方法,在控温模式Ⅲ(T 1 =25 ℃、T 2 =40 ℃、T 3 =
                图 4    不同鞣制升温模式对坯革收缩温度的影响
            Fig. 4    Effect of different tanning heating methods on the   50 ℃;t 1 =t 2 =t 3 =2  h)条件下,考察了提碱 pH 对坯
                   shrinkage temperature of leather            革收缩温度的影响,结果见图 6。实验结果发现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待鞣剂基本完成渗透(t 1 =2  h)不提碱时,鞣液 pH
            2.4   鞣剂渗透时间对坯革收缩温度的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会在 2.0~2.5,鞣制后的坯革样块有的部位未鞣透,
                 生皮皮坯是一个多孔隙的胶原纤维织态结构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 黄心出 现, 其收缩 温度 也较低 ,一 般都 在
            鞣剂在皮纤维间的传质渗透与传质结合是两个相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5~70 ℃;通过提碱控制使鞣制浴液 pH 维持在
            的过程,一般在鞣制初期确保鞣剂有良好的传质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.0~7.0。由图 6 可知,随着提碱控制浴液 pH 的提
            透吸收过程,后期以促使鞣剂的结合与固定过程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,坯革收缩温度相应升高,这源于 TSP 鞣剂分子
            主导  [20] 。依据 TSP 鞣剂分子结构中三嗪环上的一个                    上的活性氯与皮胶原纤维侧链上的氨基发生反应而
            氯原子在 40~50 ℃与蛋白质侧链上氨基反应结合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产生氯化氢所致,浴液 pH 增加有助于鞣制化学反
            制 [14] ,鞣制过程初始温度控制在 25 ℃时,鞣剂向皮                     应平衡向鞣剂结合方向转移,能促进鞣制化学反应
            纤维间的渗透为主导过程,待渗透过程接近完成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进一步完成;浴液 pH 为 5.5~6.0 时,鞣制化学反应
            状态下,随后采取阶梯升温的方式,使鞣剂在皮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达到平衡,但 pH≥6.0 后,浴液 pH 高于皮胶原纤
            维间的传质渗透过程向结合固定过程逐步转化,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维等电点,皮胶原纤维的正电性减少,使鞣剂阴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终促使结合过程为主导。为探讨 TSP 鞣剂合理的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子基团—SO 3 与胶原部分间电价结合能力减弱,同时
            透时间以及渗透时间对鞣制效果的影响,按表 1 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存在三嗪环上的活性氯水解性增强,最终削弱鞣制
            所示工艺方法进行对比鞣制实验,提碱 pH 的 Z 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价键结合的数量,表现为坯革收缩温度明显下降。
            值控制在 5.5~6.0,鞣制温度采取模式Ⅲ(T 1 = 25 ℃、                 因此,浴液提碱的 pH 宜控制在 5.5~6.0。
   168   169   170   171   172   173   174   175   176   177   1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