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6 - 《精细化工》2020年第11期
P. 86

·2232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细化工   FINE CHEMIC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37 卷

                 探针 11 与光气反应后,荧光最大发射波长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条或 TLC 传感器检测气态光气。
            534 nm,检测限为 0.81 nmol/L;而探针 12 与光气                 1.2   以醛肟或酮肟为识别基团的荧光探针
            反应后,ICT 效应被抑制,荧光光谱蓝移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肟为识别位点的光气荧光探针,其中的肟能
                 以二级芳香胺为识别基团的探针与光气反应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够在光气条件下发生取代、环化并脱水生成腈,选
            均生成稳定的六元环,通过调控氨基的推电子效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择性优异(图 7)。基于光气与肟的反应,2017 年,
            抑制 ICT 过程及 PET 过程,导致荧光信号的变化,                       KIM 等  [37] 设计了一种由醛肟作为反应位点“Turn-
            最终实现对光气的检测。探针 9、11、12 均能消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n”型检测光气的探针 13(图 8a)。该探针与肟反
            与光气化学结构相似的其他物质的干扰,具有灵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应后,生成的—CN 与 BODIPY 共平面,荧光量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度高、检测限低(表 1)以及选择性好等优点,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产率相对于反应前增大了 6.7×10 倍,荧光最大发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均实现了纸基化,使其成为快速、定性和定量检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波长 570 nm 处荧光强度明显增加(1.1×10 倍)。同
            溶液和气相中光气的强有力工具。探针 10 检测限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样地,BAI 等    [38] 构建了以醛肟为反应位点、与光气
            高,可制成手持式光气探测仪,以智能手机为终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反应后脱水生成腈的荧光探针 14(图 8b),该探针
            可快速检测气态光气,用于紧急情况下光气的早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以典型的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(ESIPT)染料 2-(2-
            检测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羟基苯基)苯并噻唑为荧光团。探针 14 与光气作用
                 总之,以邻苯二胺、二级脂肪胺和二级芳香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后,吸收光谱中 417 和 442 nm 处出现两个明显的吸
            为光气的识别基团,主要是基于对氨基和荧光团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收峰,荧光光谱 474 nm 处发射显著的荧光信号,荧
            间形成的推拉电子体系结构的调控。由于光气中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光量子产率比反应前显著提高。
            电负性 Cl 原子使羰基 C 具有强的亲电性,供电子基
            团氨基能够与其发生快速的亲核取代反应,通过增
            强或减弱 ICT 或 PET 效应,改变荧光强度和发射波
            长,从而实现对光气的检测。以氨基为识别位点的
            光气荧光探针反应迅速,但是这类探针也易受到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7   肟脱水成腈法
            化剂、酰化试剂的干扰,选择性较差,多制成试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7    Dehydration of oxime to nitrile method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8   以醛肟或酮肟为识别基团的荧光探针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8    Fluorescent probes with aldoxime or ketoxime as active sites

                 MAITI 等 [39] 报道了基于 ICT 和 ESIPT 共同作用               以肟为识别基团的探针检测限普遍低、灵敏度
            的探针 15。如图 8c 所示,探针 15 中肟羟基与光气                      高。探针 13、14 均可固定在 TLC 上制成固态传感
            反应形成异唑啉环化产物,此时,ICT 效应被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器,用于快速、选择性检测气态光气。探针 15 则可
            制,ESIPT 作用消失,荧光光谱发生蓝移(82 nm)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固定在纳米纤维膜上,构建便捷、低成本、高选择
            2020 年,HUANG 等     [40] 基于光气诱导贝克曼重排设               性、低检测限的纳米级检测平台。尽管探针 16 在响
            计了以肟为识别基团的荧光探针 16(图 8d)。与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应时间和检测限上没有优势,但基于光气诱导的贝
            针 15 荧光团相同,探针 16 中的 ICT 作用被强拉电                     克曼重排为光气荧光探针的设计提供了新理念。
            子的酮肟抑制,自身无荧光。该探针与光气反应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.3   以苯并噻唑为识别基团的荧光探针
            形成亚胺阳离子中间体,最后通过贝克曼重排和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苯并噻唑是经典的 ESIPT 基团,可以利用氨基
            合作用,生成酰胺结构的产物 16,具有弱的 ICT 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或羟基修饰基团设计探针(图 9)。ESIPT 过程中较
            应,发出明亮的蓝色荧光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可抑制荧光的自吸收现象                    [41-43] ,
   81   82   83   84   85   86   87   88   89   90   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