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4 - 《精细化工》2021年第1期
P. 144
·134·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8 卷
生表明桑叶提取液里的有机物可以作为还原剂还原 桑叶银纳米粒和桑叶水提物具有相似的红外吸
+
Ag 成银核,进而长大成银纳米粒子;粒子上的附着 收光谱特征,说明制备的银纳米粒表面键合和吸附
物表明,桑叶水提液里的有机物可以作为稳定剂吸 了桑叶水提物里面的主要物质成分。其中,3420 cm –1
附在银纳米粒表面。激光动态散射结果显示,制备 处为 O—H 或者 N—H 的伸缩振动峰 [34] ;2929 cm –1
–1
的银纳米粒粒径为(48.78 ± 0.39) nm,表面电位 处来自烷基中的 C—H 伸缩振动 [35] ;1621 cm 处源
[3]
为(–27.8 ± 2.00) mV,比较稳定 ;多分散系数为 于 N—H 弯曲振动或酰胺中 C==O 的伸缩振动 [35] ;
–1
0.32 ± 0.04,表示纳米粒大小较均一 [33] 。 1402 和 1054 cm 处的吸收峰表明桑叶银纳米粒表
面上有 C—N 和 C—O 基团 [36] 。桑叶银纳米粒是通
过桑叶水提物中多种代谢物质协同作用形成的,其
中具有抗氧化性质的多羟基化合物(黄酮、多酚和
+
碳水化合物等)起到还原 Ag 的作用,蛋白质、生
物碱以及酚酸通过静电作用或者分子间作用吸附到
银纳米粒表面起到稳定作用 [37-38] 。
图 2 桑叶水提物和桑叶银纳米粒的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
Fig. 2 UV-Vis spectra of aqueous mulberry leaves extracts
and ML-AgNPs
图 4 桑叶水提物和桑叶银纳米粒的红外光谱
Fig. 4 FTIR spectra of MLE and ML-AgNPs
2.3 桑叶银纳米粒活性评价
2.3.1 抗菌活性
图 3 桑叶银纳米粒的扫描电镜图 桑叶水提物和桑叶银纳米粒的抑菌圈照片见
Fig. 3 SEM image of ML-AgNPs
图 5。桑叶银纳米粒对 5 种受试菌都有明显抑制效
桑叶水提物和桑叶银纳米粒的红外吸收光谱见 果,且抑菌作用随着浓度增大而增大;而桑叶水提物
图 4。 在测定质量浓度范围(50~200 mg/L)内无抑菌效果。
图 5 桑叶水提物和桑叶银纳米粒的抑菌圈照片(第一行和第二行分别是桑叶银纳米粒和桑叶水提物组)
Fig. 5 Inhibitory zone images of MLE and ML-AgNPs (The first and second rows represent ML-AgNPs and MLE, respectivel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