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7 - 《精细化工》2021年第6期
P. 97
第 6 期 靳玉慎,等: pH 敏感的 PLGA 包覆 Ag 2 S 团簇用于近红外Ⅱ区荧光引导的肝癌手术切除 ·1159·
由图 3c、d 可知,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,
SP94-PLGA@Ag 2 S 纳米粒子的近红外Ⅱ区荧光强
度逐渐增加,荧光强度百分比从 20%恢复到 100%,
增加了 4 倍;以 pH 7.4 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对照,
发现 SP94-PLGA@Ag 2 S 纳米粒子的近红外Ⅱ区荧
光强度 变化 不大(图 3e),说明 本 研究制 备的
SP94-PLGA@Ag 2 S 纳米粒子具有 pH 响应释放特性,
在中性 pH 下稳定。
基于上述结果,进一步使用肝癌细胞 HepG2 进
行 SP94-PLGA@Ag 2 S 纳米粒子解体监测实验。由于
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无法进行近红外
Ⅱ区荧光成像,因此,用 FITC 装载的近红外Ⅱ区荧
光探针代替与癌细胞孵育 4 h 后,用流式细胞仪以及
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对摄取了 SP94-PLGA@Ag 2S
纳米粒子的 HepG2 细胞分别进行荧光强度测定以及
荧光成像,以量化 SP94-PLGA@Ag 2 S 纳米粒子解体
FITC 释放后引起的信号强度变化,结果见图 3f、g。
嵌入 PLGA 壳层的 FITC 分子的荧光受到近距离诱
导的淬灭效应,导致其荧光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抑制。
然而,随着 SP94-PLGA@Ag 2 S 纳米粒子受到近距离
诱导的淬灭效应的解体,FITC 分子释放后,分子间
距离逐渐加大,从而恢复了 FITC 的荧光发射,使得
释放过程得以监测。结果表明,细胞的荧光信号随观
察时间(0~72 h)的增大而逐渐增加。由于 SP94-
PLGA@Ag 2 S 纳米粒子中 FITC 的释放,细胞内信号
变化曲线的结果与体外溶液(图 3c、d)中观察到
的数据非常相似,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前面的结论。
2.3 SP94-PLGA@Ag 2 S 纳米粒子的生物安全性
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是评价其是否能够应用
的一个重要指标。作为一种纳米药物材料首先要保
证其自身优良的生物相容性,才能保持其体内应用
的安全性,如果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差,就会对
正常组织造成损伤。因此在动物实验之前,首先通
a—SP94-PLGA@Ag 2S 纳米粒子在 pH 6.5 下放置 72 h 后的 TEM 过 MTS 实验来检测 SP94-PLGA@Ag 2 S 纳米粒子对
图;b—SP94-PLGA@Ag 2S 纳米粒子在 pH 6.5 下放置 48 h 后的 正常细胞的毒性。
的粒径分布;c—SP94-PLGA@Ag 2S 纳米粒子在 pH 6.5 下放置 采用 1.4.3 节实验方法,对 SP94-PLGA@Ag 2 S
不同时间后的近红外Ⅱ区荧光光谱;d—在 pH6.5 下放置不同时 纳米粒子在细胞水平的生物相容性进行了评价,结
间点 SP94-PLGA@Ag 2S 纳米粒子在 1059 nm 处荧光强度的变化
(插图为近红外Ⅱ区荧光图片);e—SP94-PLGA@Ag 2S 纳米粒 果见图 4。
子在 pH 7.4 下放置不同时间点的近红外Ⅱ区荧光光谱;f—FITC
掺杂的 SP94-PLGA@Ag 2S 纳米粒子在细胞内不同时间的细胞荧
光强度的变化;g—FITC 掺杂的 SP94-PLGA@Ag 2S 纳米粒子在
细胞内不同时间细胞的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照片(激光器分
别为 543、361 和 488 nm,发射波长区间分别为 552~617、
500~530、425~475 nm;1,1'-十八烷基-3,3,3',3'-四甲基吲哚菁高
氯酸盐(DiI)工作浓度 5 μmol/L,孵育时间 15 min;4',6-二脒
基-2-苯基吲哚(DAPI)工作质量浓度 5 mg/L,孵育时间 3 min;
纳米粒子的质量浓度 100 mg/L)
图 3 SP94-PLGA@Ag 2 S 纳米粒子的稳定性以及细胞摄取
Fig. 3 Stability and cellular uptake of the SP94-PLGA@
Ag 2 S nanoparticl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