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34 - 《精细化工》2022年第6期
P. 134

·1200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细化工   FINE CHEMIC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39 卷

            2.2  BET 表征
                 图2 为催化剂的N 2 吸附-脱附曲线和孔径分布图。
            由图 2 可知,催化剂孔径分布在 3~14 nm 范围内,
            有利于乙酸乙酯进入,乙酸乙酯分子长度为0.46 nm                 [21] ,
            MnO 2 和 Co 3 O 4 孔道分布不太均匀,复合氧化物催化
            剂孔道结构类似,孔径分布状况相近,相对均匀。
            由表 1 可知,与 MnO 2 、Co 3 O 4 相比,Mn-Co 复合氧
            化物催化剂结构上具有一定优势,且当 Mn/Co 物质
            的量比为 1 时,催化剂呈现出较大的比表面积,这
            可以为氧化反应提供更多吸附与反应的活性位点,
            进而提高反应活性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—Co 3O 4;b—MnO 2;c—Mn 1Co 1O x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3  Co 3 O 4 ,MnO 2 和 Mn 1 Co 1 O x 的 TEM 图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3    TEM images of Co 3 O 4 , MnO 2  and Mn 1 Co 1 O x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4  XPS 表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了确定催化剂表面金属阳离子的价态与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,对催化剂的 Co 2p 和 Mn 2p 谱图进行了分峰拟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,结果见图 4。表 2 为催化剂 XPS 拟合的分析结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a—N 2 吸、脱附曲线;b—孔径分布                     果。如图 4b 所示,对催化剂的 Co 2p 3/2 特征峰处理
                 图 2   催化剂的 N 2 吸附-脱附曲线和孔径分布                   得到了 2 个主峰,结合能越高对应的价态越高。以
            Fig.  2  N 2  adsorption-desorption isotherms and pore size
                   distribution of catalysts                   Mn 1 Co 1 O x 催化剂为例,如图 4b 所示,电子结合能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 781.6 和 780.3 eV 的 Co 2p 3/2 峰分别为 Co 和
            2.3  TEM 表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o ;由图 4c 可知,对于 Mn 2p 3/2 ,Mn 、Mn 和
                 图 3 是 MnO 2 、Co 3 O 4 和 Mn 1 Co 1 O x 催化剂的 TEM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n 的结合能分别为 641.1、642.3 和 643.6 eV。同
            图。如图 3 所示,Co 3 O 4 主要为球形结构,部分颗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,对其他催化剂的金属元素的 XPS 进行分峰,结
            粒表现出规则的六边形结构;MnO 2 既有棒状结构,
            也有层状结构,符合文献描述              [22] ;而 Mn 1 Co 1 O x 为  果如图 4 所示。通过对 Mn 2p 和 Co 2p 谱图峰面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进行分析得到表面 Mn 和 Co 的含量(表 2),在
            分布均匀的球形结构,3 种催化剂均可见清晰的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有样品中,Mn 1 Co 1 O x 催化剂表面 Co 和 Mn 的
            格条纹。对 TEM 结果进行分析,Co 3 O 4 的晶格间距
            为 0.243 nm,对应 Co 3 O 4 (311)晶面;MnO 2 的晶            摩尔分数均为最高,分别为 61%和 47%。另外,对
            格间距为 0.314 和 0.152 nm,分别对应 MnO 2 的(310)            Mn 1 Co 1 O x 催化剂的 O 1s 谱进行分析,位于 530.0 和
            和(521)晶面;Mn 1 Co 1 O x 催化剂的晶格间距为                   530.9 eV 的 O 1s 1/2 分别归属为晶格氧(O l )和吸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
            0.287 nm,对应 Mn-Co 尖晶石(220)晶面。通过                    氧(O a ),O a 主要以 O 2 和 O 形式存在,氧气吸附在
            比较三者的 TEM 结果发现,Mn 1 Co 1 O x 催化剂具有                 氧空位形成表面 O a ,其含量越多表明催化剂表面氧
            较小的颗粒尺寸,并且属于尖晶石结构,这与 XR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空位含量相对越多(表 2)。与 Co 3 O 4 相比,随着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+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+
            结果一致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化剂中 Mn 含量增加,催化剂表面 Co 和 Mn 含量
   129   130   131   132   133   134   135   136   137   138   1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