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72 - 201810
P. 72
·1680· 精细化工 FINE CHEMICALS 第 35 卷
Ⅰ(0.758 g, 2.0 mmol)和四氢呋喃(20 mL),室温 2 结果与讨论
搅拌溶解,用液氮/乙醇浴冷却至78 ℃,随后缓慢
滴加正丁基锂-正己烷溶液(1.3 mL, 1.5 mol/L, 采用络合物Ⅱ/MAO 为催化剂体系,按照 1.3
2.0 mmol),滴加完毕,室温搅拌反应 2 h。用冰水 节所述方法 进行聚合反 应,络合物 Ⅱ 用量 为
浴将反应液冷却至 0 ℃,随后加入四氯化锆-四氢呋 0.5 mol,在此条件下评价了其催化乙烯聚合行为。
喃络合物(0.377 g,1.0 mmol),室温搅拌反应 24 h。 考察了聚合温度、铝/锆物质的量比、溶剂、时间和
真空下除去溶剂和挥发性物质,加入二氯甲烷 乙烯压力等参数对催化活性和聚乙烯分子量的影响。
(20 mL)萃取溶解反应产物,搅拌 30 min,静置 8 h 2.1 聚合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
后过滤,浓缩溶剂至溶液浑浊,加入适量正己烷调 不同温度下锆络合物Ⅱ催化乙烯聚合反应得到
节极性,室温结晶,析出黄绿色固体,过滤,用正 的结果见表 1。由表 1 可见,在 30 ℃下,Ⅱ的催化
己烷洗涤,得到 0.41 g 锆络合物(Ⅱ),产率 44.8%。 活性为 46.0 kg PE/(mmolZrh)(序号 1);升温至 50
1
HNMR (CDCl 3 , 400 MHz), δ: 8.20~8.02 (m, 2H, ℃时催化活性提高至 53.5 kg PE/(mmolZrh)(序号
CH=N), 7.38~6.56 (m, 14H, ArH), 3.86 (s, 6H, OCH 3 ), 2),表明升高温度能加快活性中心物种的生成,有
1.96〔s, 6H, CPh(CH 3 ) 2 〕, 1.85〔s, 6H, CPh(CH 3 ) 2 〕, 利于乙烯单体配位插入。进一步升温至 70 ℃时,
13
1.80~0.85 (m, 30H, Cy); CNMR(CDCl 3 , 100 MHz), δ:
163.7, 153.8, 150.6, 150.0, 132.7, 129.2, 128.2, 126.1, 催化活性下降(序号 3),较高温度下催化活性降低
113.4, 111.0, 55.8, 42.2, 37.7, 36.5, 31.2, 20.6, 18.6; 可能是由于活性中心不稳定发生配体解离而导致
+
ESI-MS, m/Z: 881.36 [MCl] 。 的。络合物Ⅱ催化所得聚乙烯进行黏均分子量测试,
1.3 乙烯聚合反应 表明产物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( 2.6710 ~3.32
6
聚合反应均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进行。将不锈钢 10 g/mol)。70 ℃时催化所得聚乙烯的分子量降低,
6
聚合釜在加热下抽真空 30 min 以上,随后调节控温 表明温度升高链终止反应速度加快。因此,50 ℃为
油浴至所需的聚合温度,加入一定量溶剂(使聚合 Ⅱ催化乙烯聚合的最佳温度。
体系的总体积为 150 mL)和助催化剂 MAO 甲苯溶
液,开启搅拌装置并保持稳定 15 min,使聚合体系 表 1 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
达到所需的聚合温度。称取 8.8 mg 络合物Ⅱ室温溶 Table 1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
3
催化活性/
M v/
解于 10 mL 甲苯中,使Ⅱ的浓度为 1.010 mol/L, 序号 温度/℃ 产量/g [kg PE/(mmolZrh)] (10 g/mol)
6
然后用注射器加入 0.5 mL(0.5 mol)该络合物Ⅱ
1 30 1.92 46.0 3.06
的甲苯溶液,迅速调节至聚合反应所需的乙烯压力
2 50 2.23 53.5 3.32
并开始计时,且在聚合过程中保持乙烯压力恒定。
3 70 1.10 26.4 2.67
在聚合反应达到一定时间后,停止通入乙烯气体,
注:150 mL 甲苯,0.5 mol 络合物Ⅱ,n(Al)/n(Zr)=10000,
缓慢释放聚合釜中的乙烯气,加入质量分数为 5% 乙烯压力 0.9 MPa,聚合时间 5 min。
的盐酸-乙醇溶液终止聚合反应,过滤,用乙醇洗涤,
得到白色固体聚乙烯,于 60 ℃的真空烘箱中干燥 2.2 乙烯压力对催化性能的影响
12 h 以上,直至恒重得 0.703.00 g 白色粉末状固体。 乙烯压力对催化性能的影响见表 2。由表 2 看
1.4 聚合物黏度及催化活性计算 出,乙烯压力对催化活性有明显影响,当乙烯压力从
1.4.1 黏均分子量计算 0.1 MPa 升高到 0.9 MPa 时,络合物Ⅱ的催化活性由
12.8 kg PE/(mmolZrh)增至 53.5 kg PE/(mmolZrh)
相对黏度: r = t/t 0
增比黏度: sp = r 1
1/2
特性黏度:[] = [2( sp ln r )] / 表 2 乙烯压力对催化性能的影响
4 0.67 Table 2 Effect of ethylene pressure on the catalytic
[] = 6.67 10 M v performance
式中:t 和 t 0 分别为聚合物十氢萘溶液和纯十氢萘溶
催化活性/
M v/
剂的平均流出时间,测 3 次,取平均值,s;为聚 序号 乙烯压力/ 产量/g [kg PE/(mmolZrh)] (10 g/mol)
6
MPa
合物十氢萘溶液质量浓度,g/dL;M v 为聚合物黏均 1 0.1 0.70 12.8 1.76
分子量,g/mol。 2 0.3 0.81 19.4 2.51
1.4.2 催化活性计算 3 0.5 1.46 35.0 2.87
催化活性= m/(n t) 4 0.7 1.53 36.7 2.90
式中:m 为聚合物的质量,kg;n 为络合物Ⅱ的物 5 0.9 2.23 53.5 3.32
质的量,mmol;t 为聚合时间,h;催化活性,kg 注:150 mL 甲苯,0.5 mol 络合物Ⅱ,n(Al)/n(Zr)=10000,
PE/(mmolZrh)。 聚合温度 50 ℃,聚合时间 5 min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