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88 - 《精细化工》2020年第5期
P. 88

·938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细化工   FINE CHEMIC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37 卷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分子筛 TS-1-U 在水热处理过程中生成大量 Ti—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H 结构,具有较强 B 酸性          [30] ,而酸性增强导致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择性下降    [39] 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2    二次晶化前后 TS-1 的性能评价结果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ble 2    Result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S-1 before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nd after treatment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催化剂      X  2 HO 2  /%  S PO /%    Y PO /%    U  2 HO 2  /%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S-1-N    47.59    95.83    45.60    92.3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S-1-U    82.57    90.51    74.73    91.00


                    图 8    处理前后 TS-1 样品的 XPS 谱图                2.2   二次晶化时间对高配位活性钛 TS-1 结构与性
            Fig.  8    XPS  patterns  of  TS-1  samples  before  and  after   能的影响
                   treatment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通过改变纳米 TS-1 分子筛的二次晶化时间,探
            2.1.3    酸性的表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究高配位活性钛 TS-1 分子筛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规
                 二次水热晶化处理前后 TS-1 样品的 NH 3 -TPD                 律,从而优化二次水热晶化的处理条件。
            结果如图 9 所示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2.1    钛物种分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同晶化时间处理下的 TS-1 样品的 UV-Vis 谱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和 UV-Raman 图分别见图 10、11。从图 10 可以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出,晶化处理时间较短时样品仅在 210 nm 处出现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骨架四配位钛的特征峰,晶化时间增加,TS-1 分子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筛渐渐在 270 nm 处出现新峰,且强度逐渐增强,当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晶化时间大于 24 h 时变化不再明显,由上一节的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论可知此为六配位钛的特征峰,且其催化活性优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骨架四配位钛。说明处理时间较短时,溶解-重结晶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用较弱,并不能使骨架四配位钛转化为六配位钛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,溶解-重结晶作用逐渐增强,

                  图 9    处理前后 TS-1 样品的 NH 3 -TPD 谱图            开始有部分骨架四配位钛转变成六配位钛。由图 11
            Fig. 9  NH 3 -TPD patterns of TS-1 samples before and after   可以发现,不同晶化处理时间的样品仍保持 MFI 拓
                   treatmen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扑结构,且在 960、1125  cm 处出现骨架四配位钛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1

                 如图 9 所示,NH 3 -TPD 可用于测定 TS-1 分子               的特征峰。当晶化处理时间达到 12 h,TS-1 样品在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1
            筛中的酸量和酸强度。通常以 250  ℃以下出现的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95  cm 处出现归属于六配位钛的特征峰,且随着
            温脱附峰代表样品的弱酸性,峰面积代表固体催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次晶化时间的延长此峰的相对强度增加,而 960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–1
            剂的酸量。由图 9 可以看出,TS-1-N 和 TS-1-U 的                   1125  cm 处峰的相对强度减弱,此与 UV-Vis 的表
            NH 3 脱附峰温度比较低,温度范围在 50~250  ℃,                     征结果相呼应。说明晶化处理时间较短时,溶解-
            说明 TS-1 分子筛主要是弱酸性的吸附位点。TS-1-U                      重结晶作用较弱,不能使骨架四配位钛转化成六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位钛,随着晶化处理时间的延长,溶解-重结晶作用
            的 NH 3 脱附峰面积较 TS-1-N 略大,表明酸量较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增强,开始有部分骨架四配位钛转化成六配位钛。
            理前有所增加。这是由于二次水热处理过程中,TS-1

            分子筛发生溶解-重结晶,部分骨架四配位钛转化为
            六配位钛,钛羟基 Ti—OH 随之增加所致。此结果
            与 XPS 分析中的判断相符。
            2.1.4    反应性能对比
                 二次晶化前后 TS-1 的性能评价结果见表 2。由
            表 2 可以看出,二次晶化处理后 TS-1 分子筛的 H 2 O 2
            转化率由 47.59%大幅提升至 82.57%,H 2 O 2 有效利
            用率略有下降,环氧丙烷选择性由 95.83%降至

            90.51%,环氧丙烷收率由 45.60%升至 74.73%。H 2 O 2

            转化率的大幅提高是由于六配位钛具有更优异的催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图 10    不同二次晶化时间处理下 TS-1 样品的 UV-Vis 谱图
            化活性,且丰富的孔道结构更有利于反应物与活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ig.  10    UV-Vis  patterns  of  TS-1  samples  at  different
            中心接触与分离。环氧丙烷的选择性略有下降是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econdary crystallization time
   83   84   85   86   87   88   89   90   91   92   9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