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0 - 《精细化工》2022年第1期
P. 150

·140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细化工   FINE CHEMIC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39 卷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转化率略高。值得提及的是,反应产物 1-苯基咪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a)在 Cell-OPPh 2 -Cu(Ⅱ)催化下几乎可以实现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量转化,产率高达 96%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于催化剂对 Chan-Lam 反应表现出非常优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催化活性,所以尝试使用更为“惰性”的芳基卤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化物替代芳基硼酸,考察催化剂 Cell-OPPh 2 -Cu(Ⅱ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 Ullmman 反应   [35-36] 的催化性能,结果见表 2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由表 2 可知,在 Cell-OPPh 2 -Cu(Ⅱ)催化下,碘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苯与咪唑在 1,4-二氧六环中 110  ℃下反应 24 h,可

            图 5   微晶纤维素,Cell-OPPh 2 和 Cell-OPPh 2 -Cu(Ⅱ)的      以高产率(93%)获得 C—N 偶联产物 N-苯基咪唑
                  TG 曲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a)。以各种取代碘苯为底物进行反应,催化剂
            Fig. 5    TG curves of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, Cell-OPPh 2    Cell-OPPh 2 -Cu(Ⅱ)对各种取代的碘苯表现出明显的
                   and Cell-OPPh 2 -Cu(Ⅱ)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催化活性。与 Chan-Lam 反应相似,给电子基团更
            2.2   催化剂 Cell-OPPh 2 -Cu(Ⅱ)催化偶联反应                 有利于该反应的进行,产物产率更高,而吸电子基
                 Chan-Lam 反应是典型的铜催化 C—N 交叉偶联                   团活性较差,产物产率略低。但总体上,表 2 中 6
            反应,在药物及有机功能分子的合成中应用广泛                     [28-30] 。  个产物的产率均高于 75%。说明合成的催化剂
            因此,将催化剂 Cell-OPPh 2 -Cu(Ⅱ)应用于该反应中,                 Cell-OPPh 2 -Cu(Ⅱ)对 Ullmman 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
            对其催化活性进行研究与评价,结果见表 1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活性。
                 由表 1 可知,以无水甲醇为溶剂,芳基硼酸与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2   芳基碘化物参与 Ullmman 反应      ①,②
            咪唑在催化剂 Cell-OPPh 2-Cu(Ⅱ)催化下,65  ℃反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,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ble 2  Ullmman reaction of involving aryl iodides
            24 h 可以顺利实现 C—N 键偶联,生成 N-芳基咪唑
            产物。而在没有催化剂存在下,该反应不能发生。
            当对芳基硼酸底物进行扩展时,各种取代的芳基硼
            酸都表现出较高的反应转化率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1   芳香硼酸的 Chan-Lam 反应    ①,②
               Table 1    Chan-Lam reactions of aryl boronic acid ①,②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反应条件:1.0 mmol 咪唑,1.1 mmol 芳基碘,0.2 mmol 邻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菲啰啉,催化剂量(0.1 mmol),2.0 mmol K 2CO 3,5.0 mL 1,4-二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环,110  ℃,24 h;②分离产率;③催化剂:Cell-OPPh 2-Cu(Ⅱ);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④催化剂:MCC;⑤催化剂:Cell-OPPh 2;⑥催化剂:MCC+Cu(OAc) 2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.3   催化剂循环性能测定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于上述 Chan-Lam 和 Ullmman 反应,对催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剂 Cell-OPPh 2 -Cu(Ⅱ)的循环使用性能进行了测试,
                 ①反应条件:1.0 mmol 咪唑,1.1 mmol 芳基硼酸,催化剂量          结果如图 6、7 所示。
            (0.1 mmol),2.0 mmol 三乙胺,5.0 m 无水甲醇,65  ℃,24 h;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 Chan-Lam 反应的循环实验中,以咪唑(1)
            百分数均为分离产率;③催化剂:Cell-OPPh 2-Cu(Ⅱ);  ④催化剂:
            MCC;⑤催化剂:Cell-OPPh 2;⑥催化剂:MCC+Cu(OAc) 2。           和苯硼酸(2)的反应为模板反应对催化剂的循环使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用性能进行测试。由图 6 可以看出,催化剂使用 8
                 其中,不同电性的取代基产物的产率稍有不同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次仍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,1-苯基咪唑产率由初
            具有给电子基团(—OMe,—Me)的芳基硼酸相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次使用的 96%下降到第 8 次使用的 86%。产率的降
            于带吸电子基团(—F,—Cl,—CF 3 )芳基硼酸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低可能是由于在循环使用中造成一定量催化剂的损
   145   146   147   148   149   150   151   152   153   154   1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