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7 - 《精细化工)》2023年第10期
P. 67
第 10 期 吴沁宇,等: COFs 结构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·2145·
的嵌锂位点(苯环上的活化 C==C 基团)、形成快 料的电导率。
速的锂离子传输并与电解质之间充分接触反应,从 为进一步提升多孔碳骨架复合材料的性能,研
2+
而缩短活化过程,提高 COF-GQDs 电极的锂存储容 究发现,在碳材料上引入 Co 可以从几何和电子 2
量。此外,GQDs 的引入可以降低相间电阻和增强 个方面改善基材的电催化性能 [76-77] 。ZHUANG 等 [78]
电子导电性,还可以防止针状 COF 在循环过程中聚 以苯甲酸改性的 COFs 作为前驱体,用自下而上的
集,从而提高 COF-GQDs 电极的循环稳定性。因此, 合成策略得到了一种分散度较高的 Co 3 O 4 /NPC(N
用于锂离子电池的 COF-GQDs 负极具有优异的电 掺杂多孔碳)材料,在 500 mA/g 电流密度下展现出
化学性能。在 100 mA/g 的电流密度下循环 300 次后 785 mA·h/g 的高可逆比容量。
获得了约 820 mA·h/g 的比容量。 杂原子掺杂多孔碳(HPC)由于其高理论容量
COFs 材料作为可调控的多功能骨架,可定向设 以及高导电性和分层孔隙,已被广泛用于制备过渡
计氧化还原活性点位以丰富储锂机制;除此之外, 金属氧化物(TMO)/HPC 纳米复合材料,而共价
电极材料的高导电率是衡量电极-电解质界面、电子 有机骨架的有序网络结构使其成为制备 TMO/HPC
或离子传输的重要指标。COFs 材料的导电性与其构 合适的前驱体 [79-81] 。2022 年,GU 等 [82] 通过胺-醛缩
筑模块密不可分,通过特定有机基团的连接,不仅 合反应,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带状结构的富 N、O
可以促进高速通道中的离子传导,还可以提高电荷 的 COF DHNDA-BTH (DHNDA 为 2,6-二羟基萘-1,5-二
存储能力,改善空间结构,因此,有机官能团的开 甲醛,BTH 为苯-1,3,5-三甲酰肼)。以 COF DHNDA-BTH
发对储能领域有着重大意义。 为前驱体,制备了 CeO 2 掺杂 NiO 异质结构/富 N、
2.4 元素掺杂 O 多孔碳(CeO 2 -NiO/NC)的纳米复合材料,并成功地
由于 COFs 特殊的空间几何结构和可控的内部 将其应用于锂的强化储存。前驱体中均匀分布的活
化学环境,研究人员采取了空间结构设计、官能团 性中心被用来锚定 CeO 2 -NiO 和分级孔。大半径的
+
取代等方法,调控 COFs 电极性能,而 COFs 材料作 Ce 元素掺杂为 Li 的嵌入/脱嵌提供了较大的晶格空
为一种具备高孔径和多活性位点的碳骨架,通过 间,得到的 1/5CeO 2-NiO/NC 具有优异的储锂性能,
COFs 材料作为前驱体,从而引入元素掺杂,是制备 在 1 A/g 的电流密度下循环 500 次后比容量达到
高性能多孔碳电极的一条重要思路。WANG 等 [68] 852 mA·h/g。此外,CHEN 等 [83] 通过合成一种花状
提出,不同原子插入到碳基质中会不可避免地引起 的 COFs 作为前驱体制备了 NiO/NCF(N、O 共掺
结构变形,并改变电子能带结构,这使碳材料在催 杂碳纳米花)复合材料,结果表明,花状碳骨架可
化、环境和能源技术方面具有可调节的功能。 以有效缓解 NiO 的体积膨胀导致的容量损失。
COFs 材料作为一种具备丰富杂原子的多孔碳
掺杂氮元素被认为是一种提高碳材料比容量和
倍率性能的有效方法 [69-71] 。ZHANG 等 [72] 以炭化共 骨架,是制备多孔碳复合电极的重要前驱体之一,
价有机骨架为前驱体,制备了掺氮多孔碳材料,结 通过热解 COFs 材料制备多孔碳材料,可引入 N、O、
果表明,该材料经过 100 次循环后,在 100 mA/g S 等元素,杂原子使碳材料具备了额外的电化学位
点,而 COFs 独特的周期性孔径结构也为锂离子在
电流密度下得到 488 mA·h/g 的可逆比容量。电流密
碳基质的有序传输提供了空间。对 TMO/HPC 复合
度为 5 A/g 下,5000 次循环后保存了 143 mA·h/g 的
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研究发现,COFs 材料作为前驱
可逆比容量。此外,限制层状碳的结构演化对于循
环稳定性十分重要 [73] 。SUN 等 [74] 通过 COF 片和功 体合成的复合材料,可以有效抑制 TMO 在锂离子
能化石墨烯(FG)的结合,制备了多孔、富含缺陷 嵌入/脱嵌时的体积膨胀效应,增强复合材料的循环
稳定性。这为解决高体积膨胀材料的电极粉化提出
和 N 的碳基质(NCM),NCM 电极表现出高比容
了一条新的思路。
量(在 0.1 和 10 A/g 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
分别为 1162 和 270 mA·h/g)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3 结束语与展望
(400 次循环后在 5 A/g 的电流密度下可逆比容量为
345 mA·h/g)。汤旭旭等 [75] 通过常温下设计合成了 COFs 材料因其周期性的空间结构、可控的孔隙
钴金属修饰的共价有机骨架结构,然后以此为前驱 率和易于功能化修饰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,有
体,通过修饰的钴金属中心在一步煅烧过程中原位催 望在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得到实际应用。本
化碳纳米管,从而获得氮掺杂碳/碳纳米管杂化复合 文首先从 COFs 材料储锂机制进行简要介绍,通过
材料。经过 300 圈的充放电循环后,其比容量保持 不同维度引出 COFs 在锂离子电池负极领域的研究,
在 652 mA·h/g。总之,氮元素的掺杂为多孔碳电极 最后按孔径及厚度、官能团和引入元素掺杂 3 个方
材料增加了额外的储锂活性位点,并有效提高了材 面综述了对 COFs 电极性能调控策略及应用,具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