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4 - 《精细化工》2020年第5期
P. 224

·1074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细化工   FINE CHEMICAL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 37 卷

            2.1.2    西格列汀加合物有关物质Ⅰ析晶的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3    西格列汀有关物质Ⅱ合成反应条件的优化
                 筛选不同无机碱对氮杂迈克尔加成产物进行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able  3    Optimization  of  the  synthesis  conditions  of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itagliptin related substance  Ⅱ
            酯水解反应,再建立西格列汀加合物有关物质Ⅰ的
            水相重结晶体系,25  ℃下对西格列汀加合物有关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序号      温度/℃     添加剂     反应时间/h    收率/%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20      LiOH      12       56
            质Ⅰ析晶条件进行优化,结果如表 2 所示。选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20      NaOH      12       48
            n(LiOH)/n(Ⅳ)=1.6、反应时间 1 h 作为水解的最优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20      KOH       12       39
            件,利用水相-乙酸乙酯-盐酸体系作为析晶的最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20     K 2CO 3    12       77
            条件,最终制备出西格列汀加合物有关物质Ⅰ,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25     K 2CO 3    6        85
            到无色透明针状晶体,通过 HPLC 检测纯度大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40     K 2CO 3    3        97
            99.0%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:n(添加剂)/n(西格列汀)=2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结论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1)在常用无机碱或有机碱中,包括 DBU、Py、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EA、LiOH、NaOH、KOH、K 2 CO 3 等碱在内,对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西格列汀有关物质的合成过程中碱的使用情况进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对比发现,有机碱对于西格列汀有关物质Ⅰ中间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体合成起到很好的催化效果,低当量无机碱对西格
               表 2    西格列汀加合物有关物质Ⅰ析晶条件的优化
            Table  2    Optimization  of  the  crystallization  conditions  of   列汀有关物质Ⅰ中间体水解起到很好的催化效果,
                    sitagliptin related substance  Ⅰ           无机碱对西格列汀有关物质Ⅱ合成起到很好的催化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
             序号  温度/℃  添加剂 原料配比 反应时间/h  收率/% 纯度/%        ②     效果。
              1     25   K 2CO 3   2.0   12     15    33          (2)西格列汀有关物质Ⅰ产生的原因推测为:
              2     25   KOH    2.0      5      8     25       在制剂过程中西格列汀与其中一种辅料硬脂酰富马
              3     25   NaOH    2.0     5      22    36       酸钠中双键发生氮杂迈克尔加成,经水解得到西格
              4     25   LiOH   2.0      5      49    58       列汀有关物质Ⅰ。西格列汀有关物质Ⅱ产生的原因
              5     25   LiOH   1.8      3      59    72       推测为:在制剂过程中西格列汀与其中一种辅料硬
              6     25   LiOH   1.6      1      76   > 9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脂酰富马酸钠中酯键发生胺解反应,得到西格列汀
                 ①n(LiOH)/n(Ⅳ);②HPLC 检测纯度。                     有关物质Ⅱ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3)西格列汀加合物有关物质Ⅰ在水中溶解度
            2.2   西格列汀有关物质Ⅱ合成反应条件的考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较大,酸化步骤所需水量是水中成功析晶的关键步
                 在无机碱存在条件下,西格列汀对马来酸酐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骤;酸化太强会形成盐酸盐更难使产品析晶,所以酸
            胺化开环反应过程如下所示,反应条件的优化如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的用量也是关键因素,其他关键因素包括:水的用
            3 所示。反应温度 20 ℃时,由于 KOH 的碱性过强,                      量、析晶温度、产物纯度以及有关物质Ⅰ浓度。本
            使反应体系中副产物增多,当碱改成 LiOH 时,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开发的水相-乙酸乙酯-盐酸的析晶体系解决了这
            于 LiOH 的碱性相对较弱,反应 12  h,只获得 56%                    些问题,在 pH=9、n(LiOH)/n(Ⅳ)=1.6、室温下搅拌
            收率,而 K 2 CO 3 碱性适中,副产物较少,西格列汀                      反应 1 h,酸化处理后,水中进行重结晶,西格列汀
            原料未反应完全,最高可获得 77%收率。由于提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关物质Ⅰ收率最高可达到 76%,HPLC 纯度大于
            温度对于马来酸酐的开环有促进作用,所以继续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%。
            温度提高到 40 ℃,获得最优反应条件为:在 40 ℃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:
            下,n(K 2CO 3)/n(西格列汀)=2,反应时间 3 h,经过酸
            化后处理,一步法直接合成西格列汀有关物质Ⅱ,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1]   LIANG  Wenchang  (梁文昌),  REN  Yuezhong  (任跃忠).  Research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progress  of  dipeptidyl  peptidase  Ⅳ  inhibitor  in  the  treatment  of
            最高可以获得 97%收率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abetes[J].Foreign  Medicine:  Endocrinology  (国外医学:  内分泌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学), 2004, 24(1): 58-60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[2]   WILLIAMS K H, VIEIRA DE RIBERO A J, PRAKOSO E. et al.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irculating dipeptidyl peptidase-4 activity correlates with measures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of  hepatocyte  apoptosis  and  fibrosis  in  non-alcoholic  fatty  liver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isease  in  type  2  diabetes  mellitus  and  obesity:  A  dual  cohort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ross-sectional study[J]. Journal of Diabetes, 2015, 7(6): 809-819.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(下转第 1080 页)
   219   220   221   222   223   224   225   226   227   228   229